30亿元豪夺黄村地块 绿地进京
(2009-07-16 15:12:31)
标签:
房产 |
分类: 公司报道 |
■中国房地产报
“终于进入北京了。”时隔几日之后,崔相莉话语间的那种激动,依然没有消散。7月6日,正是她以上海绿地集团京津事业部市场发展部总监的身份频频举牌,力压包括万科、龙湖、金隅在内的众多实力对手,夺得北京大兴区黄村19号商业和金融混合用地、20号居住项目用地,拿下绿地集团在北京的首幅地块。
长期以来,北京都是绿地进军环渤海地区亟需抢占的制高点。而张玉良进军京城的夙愿,终于在这个7月得偿。
“如果在北京拿不到地,就不要回上海了”
243轮竞拍,30.25亿元的“天价”。
参与“肉搏”战的包括万科、首创、龙湖等在内的9家知名地产商。万科和金辉分别在27.5亿和28.1亿元的关口退出,竞争最终在绿地集团和金隅嘉业之间展开,双方把价格抬到30亿元之上,最终绿地以30.25亿元得手,成交价格比挂牌起始价高出116%之多、6605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也刷新了大兴区域宅地成交价。在主持人落槌的一瞬间,崔相莉和她的团队激动得从座位上跳了起来,与前来祝贺的同行、媒体一一相拥庆贺。“这次终于没白来。”崔相莉如是说。
“如果在北京拿不到地,就不要回上海了。”集团董事长张玉良曾经这样向部下说过这样一句看似玩笑、实则严肃的话。
早在2004年10月,绿地就在北京设立了项目部,也即如今的绿地京津事业部前身。当时绿地将拿地目标锁定:第一,北京三环到六环范围内、在有土地供应的情况下成片开发。第二则是中心区的商业地产。
虽然张玉良曾一直称,“进入北京市场是迟早的事情”。但是近5年来,绿地仍在北京未落一子。此次一举夺得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5.8万平方米黄村地块,绿地也终于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之旅。
张玉良常强调的一句话是,“绿地不飙‘地王’,要做政府想做和需要的事。”但是这次为何如此高调出手?对此他认为,“在北京拿地对企业的战略意义,其实远远高于拿地价格本身,而这个价格也确在绿地的预期之内,是相对合理的。”
蓄谋已久
之前一直逡巡于京城门外的绿地,其实也早已悄然部署着“外围包抄”的战略。
自2007年以来,绿地已经进入河北、天津等地。也是在蛰伏环渤海一年多之后,绿地在2008年1月中旬一举拿下分别位于天津市蓟县及河北廊坊香河县的两大综合性项目, 均地处临近京津交界处的城郊接合部,占地面积总和高达2000亩。
今年2月13日,绿地拿下天津蓟县逾千亩的盘龙谷文化城二期开发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
今年年初,业内就传出绿地上半年计划斥资30亿~40亿元进军北京、目标瞄准50万平方米以上的土地。彼时,记者获悉,当时集团正对通州一幅大型居住用地进行分析调研。
“绿地今年上半年将重点推进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区的拓展,下半年将视市场情况,择机拓展其他房价上涨适度、土地及商品房存量不多的区域市场。”今年2月,张玉良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曾如是透露。而如今落子北京的计划已然成功。
今年以来,绿地开始大举扩张。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土地储备14幅,面积逾3000亩。在上海浦东、徐汇、宝山等区拿到多幅土地,并已与上海普陀区政府签约参与真如城市副中心开发,成为继长江实业之后第二个进入真如副中心的大型房企。
“绿地2009年的经营目标将努力实现‘保10%、争20%、突破三个500亿’,确保主要经济指标突破10%以上的增长速度,争取实现20%以上的增长速度,业务经营收入、资产规模、经营性现金流量等三个指标突破500亿元。”张玉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