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地产股投资价值回归

标签:
房产 |
分类: 新闻人物 |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中国房地产报:你对今年中资地产公司业绩的整体预测是什么样的?
姚峣:全国性龙头企业以及广东本地发展商业绩可以实现逆周期增长;2009年纯利可能增长20%以上的公司包括:中国海外(00688),深圳控股(00604),华润置地(01109)。这些公司能够实现良好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2008年应该是其业绩最低点,因此2009年的业绩基数比较低;其次楼市回暖,很多项目可以实现提前入账。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外,由于有很好的盈利管理,适当控制结算节奏,再加上在调整中一些地区的楼盘没有降价而依然卖得不错,因此2009年能实现不错的利润增长。
我认为深圳楼市将会在今年下半年回暖,之后依次将是广州、上海以及北京,这也对地产股复苏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房地产报:你判断各地楼市回暖时间的依据是什么?
姚峣:从深圳来看,销售面积已经低于平均刚性需求约40%,如果按照每平方米10500元人民币的销售均价来算,深圳发展商的平均纯利率仅有10%,主动降价意愿较低。目前的市场情况是供略大于求,由于政府政策性利好因素及消费者信心增强,交易量正在回升。由于媒体普遍预期深圳市场供大于求,今年上半年发展商会降价等,50%的深圳购房者计划再观望3~6个月。而今年9~10月份为楼市的黄金成交期,且购房者的最坏预期已经过去,房价很有可能环比回升5%~10%,深圳楼市将进入回升期。
广州楼市供也略大于求,成交量目前回升理想,价格比去年最高点回落30%,基本调整到位。由于地理位置接近深圳且消费者心理相似,深圳楼市回暖将拉动广州楼市回升。
至于上海和北京,由于上海房价下跌的时间点大致比广州及深圳晚半年,但市场容量大,购买力强,所以楼市回升期应在2010年中期;而北京房价下跌的时间点大致比广州及深圳晚1年,所以楼市回升期应在2010年年底。
中国房地产报:你曾建议“买入所有中资地产股”,但是由于资金紧张以及去年对赌协议等负面影响,中新地产、碧桂园等公司都遭到国际评级机构不断调低评级,你怎么看这些问题?
姚峣:在房价下跌周期中,肯定有部分缺乏经验的开发商因过度扩张而导致资金压力,这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少数开发商倒闭可能意味着全国楼市底部的到来。其实碧桂园被调低评级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在国际评级机构看来,首先随着油价上升,距离市区较远的碧桂园项目模式不能受到认可;其次,碧桂园初期设置的业绩目标过高,随后不断下调目标,这样高的目标将意味着巨大的资金开支,会有一定风险;第三是碧桂园在TVB、煤制油等非主营业务上下了功夫,但是国际评级机构无法理解这样的举动意图,可能会影响其估值水平。
中国房地产报:虽然你建议买入所有中资地产股,哪些公司是你认为优势和潜力最为突出的?
姚峣:像我前面提到的中国海外,由于经历过三个行业周期,并且经历过几乎破产的惨痛教训,中国海外在业务发展上非常稳健。而且在中央政府颁布了并购贷款细则之后,中国海外首先宣布供股集资不少于25.12亿港元,为扩张做好准备。
至于潜力最突出的,当属深圳控股,作为深圳市政府旗下主要发展商,将会在今后受益于政府向本地发展商的倾斜,除了43亿港元的资金在手可以为并购作准备,还可能享受深圳市政府一些房地产项目的划拨。我们认为目前深圳控股的价值被严重低估,而受益于深圳楼市的回暖,它的盈利规模及股价上升空间最大。
中国房地产报:根据你的预测,哪些公司能够在行业并购和REITs方面有新的突破?
姚峣:根据我上面分析的,在行业并购方面具有先发优势的包括中国海外和深圳控股;而在REITs方面,可能有突破的主要应该是急需资金的商业地产项目,在中资地产股中世茂房地产旗下的世茂股份是A股最大的商业地产上市公司,旗下物业储备丰富。富力地产和华润置地也有不少符合条件的项目,因此这三家公司可能会在今年即将出炉的REITs上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