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冲突搅局 泰达系金融整合或重启
(2009-02-20 14:11:19)
标签:
房产 |
分类: 公司报道 |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局势永远充满着未知。当坊间将所有目光都倾注于泰达系如何厘清复杂的业务关系时,后者的重组计划却最终流产。
2月初,因未能在一个月内报交重组预案,天津泰达股份有限公司(泰达股份,000652)重新复牌,并表示按照证监会规定,未来三个月内不再重提重组。
“此次重组的资产范围、规模比较大,程序复杂,一个月的时间难免紧张。”泰达股份董秘谢剑琳表示。
而对于无法按时提交重组预案的原因,一位接近重组的人士则表示,是因为泰达系在泰达股份金融抑或地产的业务定位上产生了迟疑,难以调节各方利益。
“以泰达股份打头、津滨发展等跟进的泰达系重组尚未开始便遭遇卡壳。再次重组只能在三个月后,再觅佳期。”此人士说。
定位之困
之前,在坊间种种的揣测中,无论是先金融业务剥离,再资产注入,还是先金融资产注入,再剥离地产等业务,不管哪种,如何定位泰达股份都成为了重中之重。
在泰达系整合旗下金融资源上市,组建“金控概念”股的长期战略规划下,剥离泰达股份中的非金融类资产开始逐渐成为市场的普遍预期。
依据则是,泰达股份是泰达系惟一的金融控股类上市公司。公开资料显示,泰达股份持有渤海证券26.94%股权、北方信托15.82%股权,以及1%的 国泰君安股权和1%的天津银行股权。
“泰达系也有与市场预期相似的打算,毕竟与其他泰达系的三家上市公司津滨发展、滨海能源、滨海物流相比,本身早已拥有金融资产的泰达股份显然更具有吸引力。”上述接近人士表示选择泰达控股作为金融平台是泰达系一直考虑的问题。
然而,对重组预案的拟定并没有那么简单。同样对泰达股份利润贡献不菲的地产业务,使泰达系陷入了多方利益权衡的漩涡之中。
“泰达股份的房地产与金融股权投资在天津区域都属于重头股,两个业务方面都因为有较多的资源储备而被市场看好。”宏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唐永刚表示。
2008年中报业绩显示,仅“托乐嘉”地产项目就为公司带来超过2亿元的营业收入,并可为未来4~5年提供稳定的利润回报。
而公司在滨海新区范围内的其他项目,也被看作是含金量较高的储备。
而在证券市场低迷影响公司业绩的2008年,兴业证券分析师田辉表示:“房地产业务仍是公司业绩的稳定剂。”
根据接近人士的透露,也正是由于地产业务与金融业务的齐头并进,使得泰达系在泰达股份的重组预案上对泰达股份的定位产生了矛盾。
“一方面,由于两方面势均力敌,重组方就要充分考虑上市公司、控股公司、相关旗下资产各方利益,这使得定位产生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经历了2008年资本市场的下跌,在市场化定价机制上,尽管重组成本下降,却加大了协调各方利益的难度。”此人士说。
而同时,证监会规定的披露重组信息后必须“在30日内提交重组预案”的游戏规则,也无疑压缩了泰达系的周旋空间。
“对于泰达系重组所涉及的多重业务范围,一个月的时间并不充裕,而中间又隔着一个春节,这就更加雪上加霜。”田辉分析认为时间上的仓促最终导致了此次重组预案的流产。
下半年或重启
尽管重组中止,但在2月2日复牌后,泰达股份却迎来了连续上涨的艳阳天。截至2月12日,十天内泰达股份的股价上扬了约19个百分点。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泰达股份连续上扬,可以理解为补涨行为。因为在泰达股份停牌期间,股指涨幅接近10%,泰达股份存在补涨的空间。
然而,也有市场人士指出,泰达股份的股价上扬,也有来自对未来重组继续预期的心理。
“从公告上看,泰达股份此次重组失败并不是重组双方谈判失败,而是时间和准备工作之间的冲突,并不意味3个月以后不再进行重组。”唐永刚表示在度过3个月的规定期限后,并不排除泰达系有继续重组的可能。
对此,尽管谢剑琳并未正面做答,但上述接近人士表示:“由于上海、重庆等地都在进行政府支持的区域优势资源整合,作为滨海金融改革区域,天津地方政府在未来也有可能会对泰达系的重组做更多的调解。”
事实上,随着年初原天津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刘青松履职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总经理,政府未来整合天津金融资源方面的决心也开始显现。
而对于未来有可能的再次重组时机,上述接近重组的人士表示,泰达股份的重组实质上只是整个泰达系整合的开始。
“因此,实质性的重组时间会比较久,有可能在下半年股市好转之后。”此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