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的房奴日子

标签:
房产 |
分类: 潮流行为 |
2008年末,街头巷尾都在谈论金融危机。城市看上去依旧繁华,尽管实行了复杂无比的尾号限行制度,尽管油价不顾“国际惯例”地居高不下,但车流依然拥挤不堪;尽管地铁像真菌一样天天在地下生长,但上班时间地铁仍然挤得像地狱。然而,毕竟危机在悄悄地蔓延,在经济减速、收入缩水、失业率上升的前景下,每个房奴的心头都感到一丝不安。
北京
一个“非典”房奴的忧郁
■中国房地产报
“我是一个非典型性房奴,”徐平说,“同样卖身为房奴,我付出的代价就不高。我的房子总价才30多万元,贷款24万元,每月还款1000多块钱。”徐平说看到很多80后买100多万元的房子眼睛都不眨一下,义无反顾地用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二以上还房贷,他根本无法理解。
“这就是代沟吧。”12月9日,徐平坐在宽敞的客厅里,望着不远处林立的高楼对记者说。
不远处,越过一片树林和荒地,就是北京最大的社区天通苑。徐平所在的小区则在天通苑以北三公里的北七家镇,叫做名流花园,属于昌平区,城市化的步伐已经将这块荒远之地变成了高楼林立的新城区。
非典房奴
徐平说他是“非典房奴”,还有另一层意思:他开始做房奴的时间是非典时期。
徐平1999年大学毕业,在北京一直租房住。直到2003年,他和青梅竹马的女朋友决定结婚的时候,发现自己不可能忍受把别人的房子当作新房,于是买房子就成了他们最大的事情。
当时名流花园的房价是2700元/平方米。“那是一个便宜房子随便挑的伊甸园时代,四环边上的房子如望京一带也才四五千。”徐平说。尽管如此,当时仍然很穷的徐平也不敢挑城里的房子,他跑了很多的地方,最后还是在这个距离五环有十公里的地方把房子定了下来。
而到了2007年地铁5号线开通的时候,这里的二手房价曾经到9000元/平方米,现在的二手房价格也在7000~8000元之间。
“5号线2007年开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徐平在位于五道口的一家著名网站上班,每天的交通都是通过地铁。当初选房的时候,他根本不可能想到这里还能通地铁。那几年每天上班对他来说都是一次远征,早上很早就坐郊区公交车摇摇晃晃地到立水桥换13号线地铁,路上通常需要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而穿过著名的堵点天通苑常常是一场噩梦。
晚上下班之后,徐平不敢和朋友聚会,因为太晚就无法回家。“我曾经从城里打过几次车回家,出租车表数字跳得让我肉疼。”
被金融危机逼到了角落
“每月不到两千元的房贷不能算是很大的压力,前提是我还有工作。如果失业,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徐平对记者说。
2008年末的北京看上去依旧繁华。然而,毕竟危机在悄悄地增长,各大网站的内部调整在悄悄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徐平不但被迫放弃年前早已拟定好的跳槽计划。更让徐平郁闷的是,他所在的这家总部位于广州的著名门户网站的北京分公司人员要大幅度收缩,公司通知他马上到广州总部报到。
“我现在是进退两难,”徐平忧郁地说,“我们本来计划明年就生孩子,但现在看来计划又得推迟。把老婆和房子扔在这里只身去广州实在是不愿意。可我不去又怎么办呢?房贷平时没有太多感觉,但当你彻底失去收入来源的时候,它就能要你的命。年初还有两家著名的网站对我招手,现在他们再也不提这事了。金融危机把我逼到了角落。”
在记者发稿之前,徐平在MSN上告诉记者:“我已经决定去广州了,行李都收拾好了,周六就出发。愿上帝保佑吃饱了饭的人们。”
房奴档案
姓名:徐平
年龄:70年代人
城市:北京
职业:网站编辑
居住人口:两口之家
购房时间:2003年
住房面积:127平方米
总房价:36.5万元
贷款:24万元
家庭月收入:8500元
月均还款:1600元
房奴痛苦指数:★★★
深圳
时光倒流你会怎么选?
■中国房地产报
12月10日下午,深圳,福田区某一办公楼内。
当看到自己网上银行一笔钱到账,石悦(化名)长吁了一口气。经过一番周折,她在2007年上半年购置的一套位于福田区核心地段的二手三居室已卖掉了,亏损20万元。
“从先前的两套房,到现在持有一套自住用房,压力减轻了。”1980年出生的石悦语气中有些许轻松也有些许无奈。
从2003年毕业开始从事房地产销售工作以来,在楼市“最前线”奋战多年、先后和三套房子打过交道的她一直被周围的朋友和同学看作为比较会理财的人。而这一次,还是栽了个小跟头。
2005~2006年,她投资购买了一套宝安区的两居室赚了20多万元。首次投资的成功让她充满信心。2007年,在为自己购置了一套一居小户型的公寓后,她便开始琢磨着在福田区核心地段买套二手房作为投资。到了4月的一天,她接到了中介的电话,急于出手的房东定下的价格着实让她“眼前一亮”。
“半个小时内,我就看了房,交了订金,以1万多元/平方米的价格成交。”她回忆说,自己当时算了一笔账,这套三居室月供一个月要7000元左右,而租出去最多也不会超过4000元。
办完手续已经到了2007年年中,那时正好一些新政陆续出台。“当时就想等一等,看看市场有什么变化。与先前转手的一套相比,我当时想这次要赚多一点。”她向记者说,当时她自己还在销售一个位于南山区的靠海的项目,而开发商捂盘到8月才推出的楼盘也让她对自己在福田的物业信心十足。
“南山的那个项目卖到了3万元,我在福田的这套位置这么好、周围配套也不错,怎么可能才15000元?”抱着这一想法,她回绝了许多上门的意愿购房者。
然而,市场变化出乎意料。今年以来,上门询问的购房者出价从15000元到13000元,再到10000元,再到最后几乎无人问津。价格下降的同时,石悦的预期也在不断放低。此外,年初她换了工作,职业转型期收入的减少也让她颇显“捉襟见肘”。最后,她不得已“以每平方米9000元出头的价格卖掉了”。
“现在看来,我是找错了比较的对象,应该找福田的相对应的楼盘。而南山区正是价格下跌的‘重灾区’。”她介绍说,她当时参与销售的那套楼盘从当初开盘的3万元,已经腰斩到了1.3万元。而据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2008年二季度深房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房价跌幅最大的就是南山区,环比下跌高达22.4%。
“现在有时从那个项目路过,还会看到一些先前购房的业主在维权抗议。”看来,在楼市这个被吹大的泡沫里,许多人和她一样被迷住了眼睛。
“如果回到2007年年底,或许我会即时抛掉。”她表示。但是,人生没有“如果”,而她也只能接受。现在,她的QQ签名改为“一人一狗一小窝”,不上班的时候,她喜欢在自己的公寓楼下,溜溜自己的小狗。与之前没有脱手时的焦灼状态相比,她觉得现在的日子还算平静。
“出于职业的需要,我现在也会留心看些楼盘的信息。如果手里的资金充裕,我还会再投资。”她说,但是不一样的是,在买卖的过程中,她不希望重走以前的路。而面对那些当年做销售时认识的一些职业炒房客抛出的“是否是抄底最佳时机”的询问,她也会首先给予淡淡的一笑。
房奴档案
姓名:石悦(化名)
年龄:80后
城市:深圳
职业:房地产行业
居住人口:单身
购房时间:2007年
住房面积:50平方米
总房价:60多万元
贷款:30万元
家庭月收入:不确定
月均还款:3500元
房奴痛苦指数:★★
杭州
找个室友分忧反成忧
■中国房地产报
“经济形势如何,我不能肯定。但是,当时我的想法是,这样做能缓解我每个月3000多块钱贷款的压力。”张哲对本报记者说。
房奴档案
姓名:张哲(化名)
年龄:80后
城市:杭州
职业:IT编程
居住人口:单身
购房时间:2008年
住房面积:62平方米
总房价:100多万元
贷款:60万元
家庭月收入:6000元左右
月均还款:3500元
房奴痛苦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