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金面压力加剧
(2008-12-15 15:22:09)
标签:
房产 |
分类: 金融实务 |
■中国房地产报
经过前期持续涨升之后,上周A股市场渐显调整趋势,毕竟市场的主线——基建板块调整、市场的主流板块——金融地产股也在调整。
首先是以太行水泥等为代表的基建主线疲软渐显,而且迅速向其他辅线蔓延,比如说中国中铁等铁路建设、国电南瑞等电力设备股在本周均有盘中大单抛出的态势,说明入驻其中的先知先觉资金正在加大减持获利筹码的力度。
二是金融地产等权重股、人气股在盘面也有不振的走势,其中银行股在本周三由于受到营业税下降一个百分点的政策预期而一度大涨,但可惜的是,在本周四、本周五再度调整,对指数形成了直接的压抑作用。与此同时,地产股在本周也出现了重心在震荡中渐次下移的趋势,万科A、招商地产等品种就是如此,而此类个股一直是A股市场的人气股,因此,此类个股的回落显示出基金等主流资金的观望心态,而历史经验显示,缺乏主流资金参与的市场,很难有大的作为。
另外,相关行业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出不易过分乐观。比如说据调查资料显示,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2%,涨幅比10月低1.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而分类型看,经济适用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6%,环比与上月持平。
普通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1%,环比下降0.5%;高档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7%,环比下降1.2%。由此可见,造成商品房价格环比下滑的力量来源于中高档商品房,而这恰恰是当前A股市场地产公司的主导产品,所以,对房地产股的盈利能力不宜寄予过高的期望。
理解这一点,就可以理解地产股为何在本周的不振,也可以理解后续地产股仍不宜乐观。
增加这方面压力的还有来自市场运行层面的相关信息。自12月以来,上市公司减持之风日渐盛行。截至本周四,共有26家公司公告遭股东减持。而11月份,遭遇减持解禁股份的也不过37家公司,10月份,这一数字仅为21家。在三季报披露敏感期过去后,上市公司减持再杀“回马枪”。
伴随减持“升温”而来的是增持的“降温”。据统计,10月份有67家公司进行共116笔增持,11月份,上市公司增持“引擎”逐渐减速,12月基本上已经完全熄火。
这明显也在影响着证券市场的运行格局,加剧市场资金面的压力,也隐含着在市场反弹之后,限售股解禁部分的抛压渐增,从而给市场形成一个不佳的预期,越反弹,抛压越大。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下周就将进入到12月中下旬,意味着基金等机构资金做市值的冲动愈发强烈,故不排除短线基金重仓股的脉冲行为,从而改变A股市场的短线运行趋势。也就是说,后续A股市场能否迅速止跌反弹,关键看基金的动向。
(作者系金融投资公司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