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将消失的“道北”棚户区

(2008-09-03 14:44:36)
标签:

房产

分类: 城市人文

许巍、张楚、郑钧,人们都知道这几位名声响亮的音乐才子来自西安,却很少有人了解,他们都曾经在被西安人视为“贫困”、“肮脏”代名词的道北经历过人生的沉浮。

如今,这个不愿被西安人提及的地区也迎来了自己的命运机遇。大明宫遗址地区的改造工程将涉及大面积拆迁,这段历史终将被极尽繁华的盛唐气息所取代,也令这个城市的人们体验到另一番光景。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陈青蓝/

 

“奥运会刚结束,负责拆迁的人就来了。现在我们这里搬走一户,他们就进去先拆一户,动作非常快。他们说整个大明宫遗址公园地区要在1016日之前全拆完。”828日,家住西安道北地区一处小区里的葛引娣在电话里对记者说。

葛引娣今年51岁,住在西安市火车站以北二马路附近北关的一个小区里,这个小区住了400多户人。最近,对葛引娣一家来说有喜也有忧。喜的是双胞胎儿子其中一个大学毕业,顺利找到了工作,忧的是自己所行将消失的“道北”棚户区在的地区要大规模拆迁。由于习惯了多年一成不变的日子,葛引娣记者一时难以看清搬迁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这让她感觉有点烦。

 

西安的一道伤口

 

葛引娣从小就生活在这个被称为“道北”的地方。她父辈都是河南人,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人占领河南之后,她的祖辈沿着刚刚建成的陇海铁路逃到西安,就沿着铁道住了下来。从那时起,这一带就成了河南人的聚居区,一批又一批的河南人因为战争、天灾而逃荒到了这里,用土坯、废砖头、瓦片、木头、甚至是西安城墙的砖头搭起了一个个简陋的住房。因为这里位于陇海线铁道以北,所以西安人一般称这一带为“道北”。

道北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行政地名,这里的街道和村庄都有自己的名字,如二马路、纱厂街、未央路、庙后门村、郭家村、童家巷村等,但西安人一直习惯把这些地方统称作“道北”。在西安人心目中,“道北”就是一个贫穷、落后、肮脏,甚至充斥着犯罪和堕落的地方。从1935年陇海铁路通车开始到现在,这个棚户区已经存在了70多年。“我从小就住在棚户区里面,房子是土坯的。印象中,几十年这里就没有太大的变化,一直都这么乱。我是20世纪90年代才搬到现在的小区里面的。”葛引娣说。

葛引娣在十几岁的时候进了西安市志强中药厂,在那里一直工作了近30年,直到2003年这个厂被改制合并,她也办了内退。

“现在我爱人也下岗了,我们两口子开了一家小商店,供两个儿子上学”,葛引娣记者说,“日子不容易,虽然儿子找到工作了,我们的负担少了一些,但突然要拆迁,让我们不知道怎么办了”。

这次的拆迁范围很大,要拆的绝大部分是棚户区,大部分是自建的土坯、砖瓦的平房和二层小楼,人口密集,缺乏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西安人这样形容这个自己都不愿提及的地方。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当地没有像样的产业,这里的年轻人很多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有的还会在街头寻衅滋事。像葛引娣儿子这样考上大学的年轻人在道北并不多,少数的幸运儿总是无法遮掩背后数量庞大的无望青年。在西安人看来,道北的文化符号就是:河南话、吸毒、犯罪。

 

拆出个未来

 

“建大明宫遗址公园,搞棚户区改造,这是好事情。这一片早就该改造了,居住环境好了,人们素质高了,这个地方才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这是我们这些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居民早就盼望的事情。”尽管对未来有些忧心,葛引娣还是对政府的规划非常赞同。在她看来,这是一个改变这里贫困状态的最好契机。

拆迁和城市改造给道北人带来的期望是看得见的。位于道北西边的未央区迎宾大道宽阔气派,街道两旁喧嚣繁华的商业店铺内外人流涌动,地铁正在迎宾大道的地下修建。而那一片地区以前全都是荒地,如今,行将消失的“道北”棚户区一栋栋高档写字楼耸立,高档住宅区错落其间,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在此落户。

迎宾大道一带的变化让道北地区的老居民们印象深刻,所以当他们得知政府的改造计划的时候,更多的是兴奋之情以及对未来新生活的期待。

而如今,拆迁改造的步伐终于到了这片70余年历史的棚户区。二马路、纱厂街等街道两旁的墙壁上,到处粉刷着“告别棚户区,迎接新生活”的标语。大明宫遗址公园的改造工程已经正式启动。

葛引娣所在的小区和周围的棚户区不同,这是一个1993年建成入住的商品房小区,都是7层的楼房。她对记者说:“周围棚户区搬迁得很快,他们拿到补偿金,选好房就搬了。我们小区也有好多搬走了。”但葛引娣对拆迁补偿金标准有些不满意,而且安置房安排在三环外的杨家庄,交通、生活是否方便,这些未来的不确定性也让她担忧。

这一段时间以来,密集的宣传已经让葛引娣一家意识到,揽动她生活的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力量。

这是一个空前宏伟的工程,西安市政府正在计划在2012年之前让盛唐的皇宫——大明宫重现昔日辉煌,并且要以此为机会,彻底把西安的伤疤——道北棚户区变成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崭新的现代化新城区。这个计划将耗资1400亿元,涉及到的改造城区面积达19.16平方公里,几乎与西安城墙内的老市区面积相当。

据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拆迁安置指挥部介绍,在整个规划的“一心两翼三圈六区”基本格局当中,“一心”即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范围内3.2平方公里的拆迁于今年519日开始,并将在1016日之前全部完成拆迁。这其中包括7个城中村、89家企事业单位、4000余户棚户区和万余户集体企业、约400万平方米的拆迁。10月底,大明宫遗址公园内部基础设施及遗址周边的改造工程就将正式开工。

如果拆迁顺利的话,道北这一片存在了70多年的棚户区将在200810月中旬退出历史舞台,而在不远的将来,“大明宫”将取而代之成为这个地区的正式名字。也许“大明宫”这个代表着中国古代最辉煌时期的名字也能给西安的这一地区带来好运,让贫穷不再笼罩,让盛唐的开放宽容之气消弭“河南人”与“本地人”之间绵延百年的歧视与隔阂,让葛引娣们能够安居乐业。

 

 

马上就访

有人投入有人观望

■见习记者董晶/

 

从道北地区改造规划出台、大明宫遗址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开始的那天起,古都西安就注定要站在风口浪尖之上。

有拆迁自然就少不了改建,而就本报记者日前了解到的情况,对大明宫地区的发展前景,目前开发商的行将消失的“道北”棚户区态度并不一致,有的已积极投入其中,有些则在观望。

据记者了解,众多房地产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地区,北京华远地产就是其中之一。华远地产西安项目推广负责人陈柳汀告诉记者,当初他们选择大明宫地区时也有过犹豫,但是经过认真论证还是认为大明宫地区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

目前看来西安南郊的发展虽然更为成熟,但是也正因如此,南郊发展的空间已经很小,可以开发利用的土地也越来越少,即使有也只能进行小规模开发。

同时,因为城南一直是西安发展的重点,竞争相对就比较激烈,2003年前后曲江地区的房子每平方米还只要4000多元,但是目前,尤其是大唐芙蓉园建成以后,房价已经涨到近一万元,产品升值空间已面临瓶颈。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就选择跳出城南,向其他城区发展,开发比较大的项目”,陈柳汀对记者说,“我们在北京时做的一些项目也是配合政府的改造工作,并且对与古文化相关的项目情有独钟”。

“每个地产公司都有不同的经营理念,我们公司是一家中小型的地产公司,还是要切合自己的实力去发展。”西安达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悦成花园总经理刘宏宇则这样告诉记者。对于大明宫遗址地区即将呈现出的商机,他们选择了保守观望的态度,并没有急于参与其中。

在刘宏宇看来,大明宫周边地区的开发是一个中长期的投入,城北地区要发展起来也还需要多年的时间,单就目前的情况看,大明宫地区也不见得就是西安最好的位置。

据记者了解,近几年,西安整体发展的势头都非常好,城东城西也有很多发展机会,很多房地产商也在积极地去关注这些区域。但许多人还是更青睐城南地区,毕竟大明宫地区的落后在西安人的印象中已经根深蒂固了,这种印象需要用时间去改变。

                                                                     责编:龙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