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资金窘境 ST中房经营谋变

标签:
房产 |
分类: 公司报道 |
■中国房地产报
2008年7月21日,中房置业股份有限公司(ST中房,600890)发布公告,通过了将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向的议案,补贴地产开发项目。据悉,该部分资金金额为4123万元。
联想到此前北辰实业也曾因项目资金压力擅自变更资金用途,此举被业内人士解读为ST中房正在面临资金紧缺的压力。而与此同时,对于即将公布的半年报,ST中房财务部已经预计公司2008年半年度将亏损。
“中房集团要加快调整经营方式,解决‘挂靠’这一制约发展的核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ST中房的财务状况。”熟悉中房集团的天相投资顾问公司的某人士表示。
拆东墙补西墙
“变更这部分资金用于补贴房产项目,不会存在太大风险。”ST中房内部人士表示。
据悉,变更的这4123万元剩余资金原投资方向为汽车配套件冲压技改项目。
2000年4月7日,中房置业通过配股投资4300万元于汽车配套件冲压中心技改项目,该项目实际已投资177万元,于2002暂停,剩余4123万元存入公司账户。
公告在解释具体投向时表示:“因为地产开发项目资金需求日趋加大,变更剩余4123万元募集资金投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作为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之用。”
作为央企重点企业之一,虽然头顶“ST”帽子,但ST中房的开发能力和资金实力却不容小觑。在其发展的“巅峰时期” ST中房的开复工面积甚至是万科的5倍。直到如今,ST中房这一系列指标也并不亚于大多数一类房企。
“ST中房由于拥有良好的政府资源,此前的资金活动大多倚靠银行贷款。近来国家在地产开发贷方面一直持续收缩战线。对于在资本市场融资乏力的ST中房而言不得不说是个打击。”天相投资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之前,ST中房一直在资本市场奔走。今年6月,ST中房旗下子公司刚刚以自有资金分别收购新疆中盈置业有限公司97.69%和2.31%的股权。
不过,ST中房并不讳谈资金紧张。在公告中称,造成资金紧张缘由归结为“现阶段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进一步加强,银行信贷整体偏紧,而公司房地产开发项目资金需求日趋加大”。
“擅自更改资金用途作为公司一项正常的资金运作,‘拆了东墙补西墙’在一些集团里并不少见。”光大证券地产分析师赵强表示,此前,2008年3月,北辰实业就曾将36053万元的资金变更用途补充地产开发项目。
“挂靠”之殇
虽然贵为惟一一家“国字头”房地产开发央企,且开复工面积、土地储备等财务指标良好,但ST中房的实际收益却少得可怜,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据悉,此中的“症结”在于“大而虚”的经营体制。中房集团此前拥有的规模庞大的土地储备、开发面积、销售面积等关键指标,大都由挂靠而来,中房集团在其中只享有很少一部分收益权。
“现在中房集团解决‘挂靠’是核心问题。”一位接近中房集团的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中房集团寄希望于改变这一模式,成为主要的收益享有者,从而改变目前的窘境。
不断“笼络”挂靠公司是近年来中房集团发展的主流模式,从而造成了指标优秀而收益很少的财务局面。“在大多数的投资项目中,中房集团都仅是作为参股地位出现,因此只能收取很少的挂靠费用。回笼的销售回款大头都落入实际控制人手中。”上述人士透露。
事实上,早在2007年,中房集团就开始着手调整经营方式。据悉,其具体做法是:对既往形成的“挂靠”维持不变,在新增房地产开发业务中,逐步以中房集团作为投资主体,以期形成收益改变目前ST中房的财务状况。
“目前央企整合步履维艰。对于ST中房来说,寻找好的地产资源并不是很容易。目前只有逐渐由以‘挂靠’为主的经营方式向‘自营’转变,实现自救,才能逐步改变ST中房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上述人士分析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