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
周宇飞/文

某日,某名企老总向万科董事长王石请教如何培养接班人的问题。王石语出惊人:我不考虑接班人的问题。此言一出,令前者惊愕不已。
且不管目前身陷舆论漩涡的王石当时说这句话时真心与否,这个表态至少很有价值。
做皇帝,喜欢世袭;做企业,也不脱窠臼,喜欢独裁、喜欢以“家族化”模式君临企业、喜欢从家族里面物色接班人。此思维定式,其实都是“异道同源、一脉相承”。简言之,就是“家天下”的传统观念。认为国家也好,企业也罢,自己作为创立者,一针一线都是自己的私产,实行家长制、世袭制也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细究之下,其实不然。
如果胸怀广阔、志在天下,又何必斤斤计较于企业姓张还是姓王;只要事业做得成功,果能造福一方,又何须以家族形式延续香火。即使富可敌国,最终还不是捐献了事?国外有盖茨、巴菲特,国内有李叔同、李嘉诚。概莫如是,殊途同归。
事实上,正因企业家阵营中存在着明显的“家天下”思想倾向,同时必然也是一种价值取向,所以才会出现企业决策“家长制”、企业传承“家族化”的典型现象。
很长时间以来,香港的郭鹤年家族、郑裕彤家族,泰国的谢国民家族、徐汉光家族,大陆的许荣茂家族、黄如论家族,其声播海内,似乎已造成一种假象:家族企业成功的胜算其实很高。但是,事实是,这些毕竟只是屈指可数的几家知名企业而已。那些我们所不知道的、已经没落或正在没落的家族企业,则远比上述为多。
当然,如果家族里面确实人才济济、足堪重任,那么重用若干,未尝不可。只不过,即使下一代拥有接班的能量,下下代又如何呢?
“家天下”理念的侵蚀,对于企业文化的杀伤力是十分惊人的,往往是致命性的。而企业文化的沉沦堕落,足以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被极大削弱,难以修复。其气场与力场看似无形,实则是企业的根本元气。例如可口可乐,不管任何人执掌局面,人家生意照做,品牌照响,那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国内有些企业在奉行家族化、遍插亲朋故旧之后,却发现企业发展速度突然放缓。其关键在于,典型的“内部人”在控制了企业之后,实质上是在抑制着企业发展。此时的企业文化自然就演变成任人唯亲的文化。长此以往,如柏杨先生所说的,成了酱缸文化。有能力、有才干的“外人”,要么隐忍偷生,要么挂冠而去,实在是别无它途可循。
这种企业的文化,确切地说,是以家族文化替代企业文化,无疑是历史的倒退。更关键之处在于,外聘人才与上述亲属之间,很容易形成两股势力,使企业陷入帮派斗争、山头主义的漩涡。此时的企业文化将很快变质为恶俗的企业文化,进而拖累企业的发展,甚至快速衰败,步入末路。
盲目致力于家族化,盲目致力于在亲属中寻找或培养人才,将使企业家的精力不能集中于更重要的战略层面,从而耽误大事。
沉沦于寻找接班人的企业家们,似乎真的有必要体悟一下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何必逆历史潮流而动,明知不可为何必为之?爬山走野,做做慈善,为自己的企业搭构好体制与架子,企业未必失去控制、方向乃至未来。
(作者系民建成员、Seiko国际集团中国区首席代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