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年报收尾 次贷隐忧再现

(2008-04-25 14:55:04)
标签:

房产

分类: 金融实务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张晓赫 北京报道

 

411日,最后一家中资银行建设银行2007年年报亮相,高达691.42亿元的净利润收入为14家上市银行的年报披露画上了较为满意的句号。工行、中行以及招商等商业银行均获利颇丰。

尽管2007年各商业银行年报较为华丽,但市场的关注形成了两个聚焦点:三大银行持有的仍有减值风险的美国次级住房贷款抵押债券以及大幅支撑各银行信贷增长的个人按揭业务。

“在房价稳定前提下,国内的个人按揭仍是比较优质的资产,但随着个人按揭资产比重不断扩大,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也要注意吸取次债的教训。”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次贷阴影仍存

 

拥有次贷相关债券最多的是中行,截至2007年年末,仍然持有49.9亿美元的美国次级住房贷款抵押债券(Subprime ABS)。

中行披露:“已依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有关债券减值评估的标准,为其中已发生减值的次按债券计提了12.95亿美元减值准备,并针对上述债券公允价值的下降,在股东权益中确认了2.82亿美元的公允价值变动储备。”

如果最终2.82亿美元公允价值变动储备变为现实,中行为次债损失共计将达到15.77亿美元(约合111.17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其2007年税后利润的19.76%

工行的年报中,截至去年末,工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支持债券值合计12.26亿美元,计提减值准备累计达4亿美元。

根据建行年报,建行计提减值准备累计约5.21亿美元为所持有的10.6亿美元的次债产品买单。这直接造成2007年建行资金业务利润总额下降了27.26%

安信证券银行业研究员高源表示:“次级债对银行的影响仍然存在,并且剩余次级债的评级有向下迁移的趋势,2008年银行仍将持续计提。”

对此,郭田勇表示:“尽管仍会提计,但受三银行总投资额限制,国内银行对于次债风险的防范仍在把控范围之内。”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412日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也表示,外界高估了美国次债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资产证券化或成亮点

 

2008年,银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将会是一个亮点。”郭田勇表示日益增长的个人按揭规模会促使各商业银行乃至监管机构加快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推出。

2007年的银行年报中,个人按揭业务的增长成了多家商业银行利润支撑的主要因素。

建行2007年个贷余额为7238.05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5278.88亿元,较上年新增998.49亿元。

兴业银行2007年的个贷规模也得到了强劲增长。截至2007年末个贷规模同比增长105%,在银行贷款中比重达27%,其中个人按揭房贷增长122%

即使在外币贷款比重较大的中行,2007年个人按揭贷款也占到了整体贷款增速的36.9%

“个人按揭一般占用的资金量大、周期长,随着银行个人按揭业务盘子的越来越大,银行被占有的流动资金也越来越多,这大大降低了银行新增放贷额度的使用率。”某国有商业银行一位相关人士坦露。

而现实的情况是,2007年的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截至目前的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已经使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剩。

“这种情况使一些急需改变自身财务指标的商业银行不得不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以解决资产流动性的问题,资产证券化无疑是最优选择。”郭田勇表示。

据了解,目前民生银行正在筹备以商业物业贷款为资产池的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410日,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曾表示:目前银监会对国内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把握比较审慎。但他同时也表示,目前国内资产支撑大部分均比较优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