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中国房地产报
持续的暴跌压得整个市场喘不过气来。
从去年10月份的历史高点6124点,到近期的3271点,股指回调的幅度高达47%,牛市的成果几乎被抹去了一半。特别是在中国平安巨额再融资的方案公布之后,在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股指调整出现加速态势。在这一切的背后,是基金净值的大幅缩水,投资者的财富遭遇了严重的损失。
在此轮调整行情中,表现最“抢眼”的无疑是那些权重股与蓝筹股,也就是那些笼罩着价值投资“光环”的股票。曾经的“第一高价股”中国船舶从300元高位正向100元挺进,百元以上的高价股群体亦从火爆时的十数只剩下区区5只,更多的蓝筹股、权重股的股价已被“腰斩”。
市场就是这样变化无常。股指处于高位时市场资金对于蓝筹股趋之若鹜,相反,在低位时却都落荒而逃,其中就包括基金。问题也就随之而来:A股市场到底适不适合进行价值投资?价值投资理念还会被市场认同吗?
自证券投资基金问世以来,其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逐渐被投资者所接受,而基金也在价值投资理念的大旗下,取得了一系列不俗的成绩:早期的如大熊市阶段绽放的“五朵金花”,以及由此演变而来的“二八现象”甚至是“一九现象”;近期的如此轮大牛市行情中机构投资者淋漓尽致的发挥。
而来自Wind的统计数据显示,除QDII产品外,58家基金公司342只基金2007年收入总额达到了惊人的1.17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并且较创纪录的2006年劲增302%。显然,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基金高举着价值投资理念的大旗,纷纷扎堆于权重蓝筹不无关系。
拼命骑马,直到它汗流浃背,这是美国华尔街的一句名言。体现在A股市场上,就是机构投资者对于蓝筹股与权重股高举高打,价值投资理念蜕变成了价值投机理念。以至于当股指处于5000点以上的高位时,就连许多基金经理亦感到困惑:市场上到底还有没有真正的“价值洼地”?
困惑归困惑,财富效应照样制造,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股价的迅猛上涨带来了股指的新高不断,并最终导致整个市场步入“三高”的格局,蕴藏着的风险亦慢慢膨胀。当泡沫被无限吹大时,自然有破灭的一天,而蓝筹泡沫的破灭,无形中给市场带来更多的伤害,市场付出的代价也要大得多,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如果说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资与“大小非”套现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暴跌的话,那么A股市场整体估值过高后,逐步实现价值回归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毋庸置疑,机构投资者重仓的蓝筹股与权重股在暴跌中产生了巨大的杀伤力,也使市场对于价值投资理念出现了动摇。
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真的奉行的是价值投资理念吗?或者说价值投资理念只是机构投资者的一块“遮羞布”?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要看看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表现即可。
如今,A股市场从原先的散户时代最终迈向机构时代将是大势所趋,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价值投资理念作为今后市场的主流投资理念,也必将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正如物极必反,真理向前跨越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如果价值投资理念演绎成了整个市场(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拼命骑马”的“遮羞布”,那么其后果也必将是灾难性的。
股市暴跌,价值投资理念受到了质疑,是坏事,也是好事。重要的是,市场要为之深思,当然更包括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否则,蓝筹暴跌的故事将再次重演。
(作者系财经独立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