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城循环经济样本解读

(2008-03-21 09:58:36)
标签:

房产

分类: 城市人文

关于节能环保,不仅仅是像大同、阜新等能源城市和北京、上海等这样大型综合城市正在面临的问题,对于全国各地包括广大的农村,同样是个待解之题。

相对目前很多城市“关、停、并、转”污染源和强迫转型等举措,环境与发展有机链接起来并形成有效互动的循环经济模式,或许能为城市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路径。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张小梅/

 古城循环经济样本解读

在湖北省石首市,有个全世界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天鹅洲,这个长江故道同时也是“长江女神”白暨豚自然保护区所在地。但就在距此20公里外的长江上游处,石首市的化工企业因重度污染,在2007年曾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题目为《屡叫不停的污染》曝光。自然保护区险些因此受损。

“石首地方政府引进的污染性化工企业,废水管就直接接入到长江里,管口附近的长江水面一大片都是红的”,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副主任、经济学教授吴传清说,“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污染并不是无法解决,通过循环经济手段处理,完全可以避免这些局面出现”。

 

古城样本

 

为了走出书面上的课题研究,从2006年底到2007年,吴传清受湖北襄樊市古城县之邀,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做《古城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循环经济作为“舶来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大力提倡的政策。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把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环境保护当作我国的基本国策。随即,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古城县正是在此政策下催生的湖北省试点。

吴传清看来,古城县已经部分具备循环经济的基础。他对记者回忆,自己第一次到古城时,看到这里的农村整体环境很干净文明。其中,农民房屋和自家猪圈之间通过通道连接,猪的肥料发酵产生沼气,沼气传回房屋内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能源,这样在畜牧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不造成环境污染。

“古城的豆腐乳很有名,农民种黄豆,然后加工成豆腐乳,渣滓肥田。因为规模大,本地生产的黄豆不够,还需向外收购。还有古城酒厂,粮食酿酒后酒渣用来肥田。通过循环手段,将农业、工业相连接,实现了废物的再利用。”吴传清举例说。

在古城,有一家生产电解铝的企业,对蓄电池进行分解之后重新利用。另外一家公司在全国设有首个旧电池回收网络,对回收的产品进行再生产之后再卖给电池生产厂家。古城还有汽配轴承生产企业,通过碎末进行再加工可以制造零部件。这些举措都是通过延长、配置产业链条中的生产环节,以减少不可处理的废料,从而减少环保成本。

 

主动循环难

 

在吴传清看来,世上本没有废物,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循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既可以在企业内部循环也可以外部循环,同时还可以跨行业循环,产品从工业品转化为消费品,再通过服务业回收,然后重新进入工厂,跨越了生产、服务、生活领域的循环。

“但循环经济不能完全通过制度安排来完成。政府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要发挥引导产业发展、为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条件的作用。”吴传清说,循环产业的关键在于完整产业链条的发现和建设,只有有利益存在的时候,才会对链条中的各环节、关键“点”产生需求,才有存在的必要和可能。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实现规模化生产。

“古城县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目的就是通过总体规划来确定项目的空间布局。一个循环经济是由很多链条组成的,政府要为产业链条的构建提供引导作用。”吴传清说,由政府组织专家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专业意见,引导、鼓励产业经济的循环发展,经济规划起调整作用。在古城项目中,吴传清请了生态化学专业的两位博士负责环境方面的分析和控制,勾勒出完整可延伸的产业链条以及需要的环节,“减少污染可能性的同时,也便于有目的性地进行招商引资”。

“古城做规划的最大动力,是可以申请国家经费投资项目。”吴传清说。主要项目经费来源于国家发改委资源与环境利用司审核处理后调配的循环经济发展基金。在申请国家经费的过程中,前期的准备工作里必不可少《项目可行性联结报告》和《环境评估报告》。

“循环企业是第一层次,以此为基础产生循环园区、循环城市,最后才是循环社会。”吴传清说。

但一个现实困境是,主动实现循环的过程艰难。上文提及的化工厂,是湖北省最大的出口创汇民营企业,该企业每天污水外排总量达8600吨,但处理过的污水排量仅有1600吨,其余7000吨污水均直接排放入长江。种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企业没有能力处理污水,而是要降低成本。

“资源约束和社会发展共同促使企业和城市选择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吴传清说。简单地说,就是当社会发展理念转变了、对环境保护重视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提高了,经济回报实现了,循环发展才可能成为主动的选择。

 

链接

 

三种经济模式与环保的关系

 

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

●传统模式。不考虑环境因素,一味强调对环境的征服,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

●“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开始注意环境问题,但其具体做法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不但治理成本高,而且使生态恶化日益严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循环经济模式。强调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增长模式,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及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环境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原则,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通过产品清洁生产而非末端技术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以期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  (李静华 整理)

 

                                            责任编辑:龙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