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分类: 政策时局 |
两会中的地产辩论激烈进行,政协委员继续充当主角。
钉子户推高房价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穆麒茹在经济组的一次分组讨论中称,钉子户的存在是房价高企的原因之一。身为北京兆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穆麒茹抱怨说,与钉子户的存在相比,开发商成了过街老鼠,他们的舆论形象因被认为是房价居高的罪魁祸首而大受其害,这是不公平的。
她解释说,钉子户的存在,使得工期延长,资金成本越来越大,“要么开发商干不下去,要么成本加在房价上。”
穆的发言迅速使她成为两会上地产话题的热门人物,外界把她的话总结为麻辣语录:钉子户助长房价上涨。
本报没有联系到她本人,但是有业内人士称,她所在的地产公司在北京金融街附近区域开发多个高档项目,以及在北京朝阳门附近开发体量逾30万平方米的商业项目,这些项目均曾深受拆迁之苦。
考虑到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加上上述事实,她的立场立刻引起了争论。一些对此不以为然的地产人士表示,作为政协委员,她不应该仅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发表见解或提交提案。
但是,也有一些人对她的观点表示同意。“钉子户”在去年闻名全国的重庆拆迁事件发生后,成为一个知名词汇,它与当时还未正式实施的《物权法》相互映衬,从普通民众到法律专家,很多人认为,尊重钉子户的权益意味着对《物权法》的真正考验。
这一争论使人想起上周另外一个公共人物、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
她在一份引起广泛争议的提案中建议,应取消劳动密集型企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限制,以及降低富人税负,把月薪10万元以上的最高累进税率从45%减至30%,最后,政府应鼓励企业进口先进高效的节能环保设备,给予5年至7年的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的过渡期限。
两位女性全国政协委员的言论、提案具有很强的共性背景,即自中共十七大以来,国家鼓励更多的新兴阶层进入国家权力、决策体系。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政协委员这一参政议政的身份和荣誉,她们是否应该为自己特定的利益进行鼓吹?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
“房价的一半被政府拿去了”
穆麒茹与张茵并不会感到寂寞,甚至不会感到势单力薄。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工商联副会长王超斌也加入了进来。他在上周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减少政府收费环节遏制房价上涨的建议》。他召开了一个记者会,宣称,当前,地产公司在过重的税负压力下,只能将成本转嫁到房价去,这是房价居高不下的又一个重大原因。
他在该份提案中说,目前地产公司承担的税负成本达到了房价的30%~35%。他建议应尽快推出物业税,从而取代目前房地产行业的大部分税种,同时,取消各种巧立名目的费用。
他列举了50多项费用中的26项不合理收费。“降低开发成本,还利于民,才能从供给的角度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他说。
为了验证自己的结论,他动员10余名政协委员去北京位于东四环的一家高档项目实地考察。在此之前,他已经委托河南房地产协会制作了一份"房价清单"。清单显示,政府各种税费占总房价的30%上下,再加上层层用途不明的“公关费”,“房价的一半被政府拿去了。”
但是,王超斌开出的遏制房价药方也立刻引起了反对。王超斌本人也是河南省本地的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在他本人召开的记者会上,他被尖锐地提问道:“凭什么认为,一旦政府收费规范了,开发商得到更大获利空间后,就会主动还利于民呢?仅凭道德的力量吗?”
关于地产公司负担重导致房价高涨的观点也在开发商那里出现了分化。全国政协委员、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对本报称,通过给地产公司降税来达到控制房价的做法很不现实。围绕土地与房地产的相关税收是很多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甚至是第一财政,因此,这些地方税种的降低没有太多操作性。
对话委员
王健林:“拐点”未到
中国房地产报:您对拐点论持何观点?未来一段时间会否出现价格战?
王健林:目前房价出现了调整,以及打折促销的局面,但是以此来判断出现了拐点还为时过早,而且还要看你所说的拐点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从长期来看,房价不会下行,房价一旦大幅下行,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开发商,还有众多的金融资产安全问题,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提供了反面教材,因此,大家不要把房价的大起大落当作一个好事来看待。目前行业最大的变化是消费者的预期出现了变化,一二月份是销售淡季,再过两个月,市场的情况会看得更加明显。
中国房地产报:您如何看待目前民营企业的诚信建设?
王健林:中国民营企业诚信状况总体不错,国家权威机构统计的民营企业的纳税总额与经济总量基本吻合,整体上并不存在偷税漏税行为;民营企业诚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已经从原始、外延、粗放向创新、内涵、集约的发展阶段迈进。(张杰)
皋玉凤:今年房企融资仍趋紧
中国房地产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中低收入者用住房保障来解决,高收入者用市场解决,请问这样的两分法是否会让商品房市场萎缩?
皋玉凤: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简单从商品房萎缩与否来看待。老百姓住房水平和一个国家的经济是联系在一起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中国将自己的住房体系分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市场,我认为还是比较科学的。
早些时候提出一个“安居”工程,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一些地方政府忽视了对安居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重视和研究都不够,对廉租房的政策落实更不够,即使在发达国家他们也有自己的住房保障政策。
商品房市场不要担心,只要商品房市场用地进行有计划供应,这个市场总会平稳运行。经济适用房政策要更细致一些,否则就会出现之前“安居房”政策时出现的很多问题。
中国房地产报:上海前年提出“两个1000万”工程,是否暂停,为什么?
皋玉凤:没有暂停。只是职能和使命有所变化,除了已经完成的体量外,剩余的转为经济适用房建设。未来一段时间,地产国有企业会承担更多经济适应房与廉租房的建设任务。
中国房地产报:现在房价的打折促销会否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价格战”?
皋玉凤:我觉得上海不会。首先,上海中心地段的高档房供应量还是很有限的,价格不会下来。而且上海城乡接合部的房价目前还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价位。我觉得打折促销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万科的打折在我看来,更多是一种姿态,而不是对市场供需状态的一种本能反应。
中央实行宏观调控,我认为地产公司目前很严峻的融资环境还会持续很长时间。银根紧张对于一些地产公司的上市门槛抬得非常高,基本上把死了。
对外商投资房地产也抬高了门槛。本土开发商与外资的合作也变得艰难,与基金的合作又受制于商务部、发改委的限制。所以我认为今年房地产公司的融资环境还会非常紧张。(张杰)
代表建言
易敏利:开展小产权房全国普查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财大MBA教育中心主任)
进行一次全国范围的“小产权房普查”,摸清各个城市在建、在售、已售小产权房的数量、占地规模、业主类型等资料,便于中央决策和设计分类处置的措施。已建成未售出的小产权房,由政府收购用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农民安置房等。
郑功成:加快住宅法立法进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
我国制定出台住宅法的时机已经成熟。目前,我国已经通过了《物权法》,还有《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等行政规章,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经过实践证明,可以上升到法律规范的层面。
张少军: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临沂市市长)
以户为单位的土地经营方式如何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衔接,如何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当前需要认真研究。
(见习记者 彭舒佳 整理)
委员献策
杨维刚:制定不动产登记法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由全国人大法工委牵头,在《物权法》的规定和授权的基础上,加紧不动产登记立法,制定一部专门的不动产登记法。组建一个全国统一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服务型不动产登记机构,避免资料分散、重复登记,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职权,促进社会公平。
厉以宁:试点宅基地换户口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
农民进城很多年,为什么还要每年春节都回家?就是因为其家庭无法进城。厉以宁建议可以对农民工的宅基地进行试点,即农民工用宅基地交换一个城市户口、换一套同面积城市住房和城市低保。可以先在一部分地方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行。
安纯人:公积金要“保底、限高”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盟宁夏区委主委)
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严格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监管,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购房;进一步健全和严格执行公积金征缴制度,既要“保底”,又要“限高”,严禁突破“防线”;加大税收杠杆调节力度,对那些有意将应税福利打入住房公积金账户逃税的行为要严厉惩处。 (见习记者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