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打压房价的负作用

(2007-12-19 13:43:29)
标签:

房产/置业

分类: 新闻人物

警惕打压房价的负作用

 

 

2007年的中国金融年鉴上,“加息”无疑是最敏感的字眼。连续5次加息,累计贷款利息升幅超过1个百分点,这对于风雨飘摇的房地产市场的打击是沉重的。但收缩性的金融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房地产业所面临的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

与收缩性的金融政策相对应的是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的权威统计数据,2007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实际完成投资累计19192亿元,同比增长了31%;全国累计销售商品房建筑面积5356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35%;商品房地产销售金额21287亿元,同比增长51.47%。这些数字显示,尽管宏观形势与政策环境与过去几年相对严峻很多,2007年中国房地产业整体上还是呈现投资和销售双双兴旺局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面积、销售金额乃至平均房价的同比增速,都基本呈现逐月上升的势头,尤其是6月之后的加速度趋势非常明显。二手住房市场同样也在下半年出现了价格加速度局面。各地开发商四处疯狂抢地,“楼王”、“地王”纪录频频被刷新,也基本都是发生在下半年。这表明,中国房地产业在2007年下半年以来正在经历着一次新的、全国性的、而且来势凶猛的升温。

必须看到,这次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市场的升温,来势凶猛,尽管7月份之后央行曾经连续3次加息也打压不下来。

我个人之前就有一个判断,在宏观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和总体流动性过剩的这两大基本面如果没有实质改变,单纯靠加息、靠行政指令下的收缩房贷来调控房价,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在汇率基本面不做大调整的情况下,加息意味着人民币升值压力越积越重。在中国迫不得已启动这轮连续加息的时候,偏偏又遇上美联储因为次贷危机而开始连续降息。而且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款出去,目前人民币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就高达7.47%。也就是说,在眼下,即使人民币每年只有5%的升值,对于海外热钱来说,就有年近13%的很安全的投资回报。所以连续加息,毫无疑问,大大刺激了海外热钱的涌入欲望。虽然官方一直没有公布今年到底有多少海外热钱流入,但笔者粗陋估算,今年到9月底就至少有1600多亿美元的国际热钱以各种金融投资渠道流入国内资本市场,其中非常大一部分就是流入到房地产市场。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资金中就有483亿元被官方指出直接来自外资,金额比同期增长了23%,业内人士普遍相信,还有大量外资通过迂回与隐蔽形式流入了内地房地产市场。

强制性要求商业银行收缩房贷,既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收效也不会很大。商业银行在存款差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很难真正主动和有效压缩房贷发放。即使国家控股的五大商业银行真心愿意这么做,非常谨慎地防止房贷风险,也很难起到很大作用。因为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在香港上市,内地的房产开发信贷额度调控对它们基本无效。对于消费者的按揭收缩,力度不是很大,也无法很大,因为毕竟那么多存款堆积在银行,不通过住房按揭放出去,银行成本压力很大不说,还可能引发剧烈的全面通货膨胀。有不少专家认为,这几年流动性这么泛滥的环境下至今还没有出现高通胀,主要在于高扬的房价吸附走了大部分的流动性。

所以,如果刻意打压房价,反而可能会带来通胀加速到来的意想不到的后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