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岭南世家:做岭南文化新旗手

(2007-07-29 16:48:23)
标签:

房产/置业

岭南世家:做岭南文化新旗手

 

        “作为一个城市中心五十万平方米大盘的开发商,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的位置与责任。无论怎么做,岭南世家这个项目不能对不起珠海城市中心的这块地,不能把项目做成城市的垃圾建筑。”

——郑益忠(珠海燊荣房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吴颖 珠海报道

 

        2000年珠海市开展城中旧村改造工程,珠海市燊荣房产开发有限公司中标香洲新村改建项目。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岭南世家,成就了珠海市中心50万平方米上品人文大宅,在传承岭南文脉,吸纳岭南文化精髓的理念指导下,实现着岭南本土理想生活,引领珠海人居回归。

        今天的新村位于珠海市城市中心区域柠溪,已成为珠海市最适宜居住的区域。以香洲文化广场为核心,方圆一公里的范围内分布了大大小小30多个社区,近10万常住人口,文化活动、市场、医院、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都极为成熟。可以说,这是个5分钟的生活圈,完全成就了零成本生活。更有40多条公交线路连接到珠海城区各个区域,并可直达唐家、西区等郊区镇村。

          回首改造前的香洲,更像是柠溪区域的一块伤疤,污水横流、出租屋林立,成为城市的卫生和管理死角,也因此坚决了珠海市政府进行旧村改造的决心。

中标新村改建项目后,摆在燊荣公司面前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在珠海乃至全国地产界狂刮“欧陆风”的时代,一个50万平方米的中心大盘如何定位,才能建筑真正的人居精品?

          建筑,要承载生活,记录历史,是时代的文化沉淀,凝聚着一个地域最本质的人文精神。在地产界盲目追求欧陆风的现代社会,岭南世家选择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吸纳岭南文化精粹,传承“开放、创新、包容、务实”的岭南精神,致力营筑纯精神品格的岭南人文大宅,建筑契合现代人心灵和精神需要的家园。

在规划上,岭南世家充分考虑了岭南气候特征,完全遵循新村西高东低的自然地势来规划和布局,房屋建筑坐北朝南,建筑和园林达到最大程度地融合。

        户型设计上则首次将岭南传统的院落引入高层住宅,每一户都配有入户花园。在岭南的传统生活中,院落是家庭与自然、社会开放性接触的区域。能在现代高层建筑中做到“先进花园,后进家门”,这是岭南世家对岭南人居文化的传承和最大创新。当然,让公司最得意的是,房子的使用面积比建筑面积还要大,这是其他楼盘都做不到的。

            对于项目的建设,董事长郑益忠最有体会,一砖一瓦、一花一树,差不多都经过了他的精心挑选。

           小区单元楼入口门楼的中式窗子从方形改成了菱形,最后定格为扇形。“窗子我让设计师改了三次,做好了也推平了重新做,以前方形的太死板了。”

“有一面景观墙一开始是八仙过海的彩色图画,因为跟整体不协调,全部刨掉,才有了现在这座岭南的砖雕墙。”

           今天,走进岭南世家小区,心情会一下子变得宁静,绿树葱茏、清新雅致,每个大堂、每个景点、每个细节流淌着浓厚的岭南文化的气息。古朴的镬耳景墙、天圆地方的漏窗、次第展开的三重庭院,灵动的岭南水瀑……悄然间将院外的喧闹、浮躁隔开,居其中,感悟生活的意境,凝练心境的豁达,身心澄澈、思想充盈。

            珠海是一个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沿海移民城市,更是一个宜居之城,是中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授予“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

           “继承和弘扬岭南文化可以增强珠海人的归属感,我们作为珠海的企业,也有责任和义务推动珠海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虽然珠海特区的历史只有短短的28年,但珠海地区可追溯的文化却有近三千年的历史。”燊荣房产公司把对城市和社会的责任拓宽到了更宽的领域。

           524日,“岭南文化采风行”启动,由珠海市人民政府、文化局、文联主办,由珠海市燊荣房产开发有限公司独家赞助为期8个月的“珠海岭南文化年”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很多人怀疑我们这次活动首要目的是营销。其实,整个活动将持续8个月,预算将超过250万元。若将其用于广告推广,所产生的直接营销效果会远远大于活动所带来的效果。”郑益忠坦言。“岭南世家开发理念就是出于对岭南文化的热爱,对珠海城市建设和文化形象的负责。冠名赞助此次活动,是为了让更多的珠海人了解和感受岭南文化的历史、内涵和魅力,将岭南文化发扬光大。从而让每个珠海人能对珠海有归宿感,热爱珠海,为做一个珠海人而感到光荣和骄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