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玻璃待推广
或可加速幕墙改良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吴林 见习记者
吴雅卿 北京报道
“2007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上,一种新型真空玻璃向人们展示,此种玻璃用于幕墙,节能效果更佳。在日益重视建筑节能的今天,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这种节能的新型玻璃幕墙。
新型玻璃
新立基真空玻璃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立基公司)销售主管赵述文介绍,真空玻璃是两层玻璃的集合体,一层是白玻,一层是LOW-E玻璃,中间是真空。“白玻是我国之前建筑玻璃幕墙普遍采用的,而LOW-E玻璃则是镀上一层低辐射膜,能够阻挡红外线,阻隔热量。”
赵述文表示,保温系数,即行内所说的K值,是重要的技术参数。“K值越小,则越保温,也就越节能。”据悉,普通白色中空玻璃的K值在3.2~3.4之间,SUN-E玻璃(即热反射镀膜玻璃)的K值约为3.0,LOW-E玻璃K值为1.8左右,真空玻璃则使此值下降为0.9。
玻璃的另一项重要参数是表面辐射率,北京北玻安全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玻)“金晶”超白玻璃北方总代理张会娟介绍说,LOW-E玻璃的表面辐射率在0.25以下,不到头发丝百分之一厚度的低辐射膜层能将80%以上的远红外热辐射反射回去,而普通透明浮法玻璃、吸热玻璃的远红外反射率仅在12%左右。
玻璃幕墙遭到非议的“罪名”是它会产生光污染。如果一幢幢玻璃幕墙建筑矗立在十字路口,就像一大面几十米宽、近百米高的巨大镜子,在太阳光下熠熠闪光,并对地面车辆和红绿灯进行反射,甚至是多次反射。这样,司机在驾驶途中受到视觉刺激,往往会刹车不及。对此,张会娟认为LOW-E玻璃能够有效解决光污染的问题。“LOW-E玻璃的可见光反射率一般在11%以下,与普通白玻相近,低于普通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的可见光反射率,可避免造成反射光污染。”
赵述文则指着一块真空玻璃对记者说:“你从这边能够很清晰地看到那边的情况,而没有感到反射光,可见真空玻璃几乎不造成光污染。但这样屋里的情况从外面能看清楚,当然也是其一大弊病。”
价格阻力
张会娟透露,北玻80%以上的销售额都来自于幕墙玻璃。而新立基公司幕墙玻璃的销售额也在一半左右。但从整个大的市场而言,新型玻璃并未在幕墙设计上得到广泛推广。赵述文称,真空玻璃进行钢化处理比之其他玻璃困难,所以用作玻璃幕墙,面积不宜过大。目前,真空玻璃已经应用在清华节能示范楼的外墙上。
制约新型幕墙玻璃推广的主因是价格。北京京广中心是1984年由日本的中市会社事务所设计的。日本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玻璃幕墙光污染的观点,所以京广中心的幕墙在材料上进行了改进。
京广中心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我们采用的玻璃防紫外线,让光线透射进去多,反射出来少。虽然光线能够透射进去,但由于它是中空玻璃,基本看不出来。这个玻璃的使用寿命是120年,不容易碎也不容易裂。但是成本非常高,一块玻璃大概是2.5×4米,当年就需要六七百美元。”
与建筑设计配合
业内观点认为,虽然玻璃幕墙存在诸多问题,但也不能因噎废食。事实上,即将对外开放的国家大剧院、CBD区域的一些新建建筑,均采用了玻璃幕墙设计。
据悉,玻璃幕墙建筑在欧美的使用也是有条件的,就是要求达到同类建筑的能耗标准。而玻璃幕墙建筑要实现同样的能耗标准,除了采用节能新产品外,则要加强建筑内部的保温措施。如清华节能示范楼,由于安装了遮阳板,能够遮挡一部分阳光,减少夏天空调的使用量。
上述京广中心负责人也称,玻璃幕墙要实现节能和减少光污染,材料应用仅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要注重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上采用的是圆弧形,圆弧的反光是一条线,不是一个平面地反射出去,京广中心就是采用弧形设计,而且是外弧形。外弧设计这个焦点是散开的,它就把光给散开了。比如说三环或朝阳路上,车走过去不会有一个眩目的瞬间区域,就避免了瞬间的视觉干扰。”他说。
此外,他还介绍说,由于建筑存在阴面和阳面的问题,比如在一室内开同一温度的空调,靠阳面的温度就会更高。“这就可以采取自动控制系统,也就是把楼层分成几个区,有几个点分别进行检测,这样就能根据不同的区域适当地调节温度了。”
链接:
杭州:4种建筑禁止使用玻璃幕墙
2007年6月,杭州市政府办公厅转发杭州市规划局关于《杭州市建筑玻璃幕墙使用有关规定》,其中明确规定以下4种建筑禁止设置玻璃幕墙:历史街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建筑;居住小区内的建筑;住宅建筑周边100米范围内朝向住宅的建筑立面;T形路口正对直线路段的建筑。
广东省:新建公共建筑禁止使用超大玻璃幕墙
广东省从2007年4月15日起全面实施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把窗墙耗能指标列入“强制执行”的范围,未达标者坚决不准开工兴建,而新建的酒店、办公大楼等公共建筑一律禁用超大玻璃幕墙。
北京:公共建筑不准修建整面玻璃幕墙
2005年7月1日起,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始正式实施,明确规定,大宾馆、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建筑不准修建整面玻璃幕墙,也不准修建“大飘窗”。
玻璃贴膜的节能路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方帅
北京报道
7月12日,33℃的高温阳光下,一个瘦高年轻人站在北京CBD著名的写字楼嘉里中心饭店西侧,盯着二楼宴会厅那整整一排落地玻璃足足有10分钟。
“西晒特别严重,空调持续开着满足室内凉爽的温度,如果贴上玻璃膜,室内温度能降低6℃,又省电又省钱。”年轻人转过头告诉记者。
这个年轻人是上海喜伯年贸易有限公司客户经理刘克勇。上海喜伯年贸易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太阳隔热膜,这种玻璃膜能有效隔断37%~83%的太阳能通过玻璃窗进入室内,保持室内的温度不通过玻璃窗散失到室外,保温效率上提高35%,提高了空调的使用效率,减少大楼因延长空调开放时间和提高制冷能力所增加的能耗费用。
新机遇
中国窗膜协会秘书长徐华告诉记者,与上海喜伯年贸易有限公司一样,我国很多玻璃膜企业都在上海,“上海的写字楼很多,外国公司的管理人员都比较喜欢建筑玻璃膜,所以在上海外资企业入驻的写字楼应用玻璃膜节能非常普遍。”
玻璃膜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国外引进中国,汽车玻璃膜的使用催生了建筑玻璃膜落户中国。“现在成熟的产品和技术仍然是国外的。”徐华说。
那么,这种在上海普遍使用的建筑玻璃膜究竟是怎样的呢?上海喜伯年贸易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太阳隔热膜是应用高科技超薄涂层技术(PET
Material)复合而成。厚度0.03mm~0.05mm,层数为5~8层的高性能复合薄膜(区别于PVC膜、单层PE膜、简单双层膜),通过膜的反射和吸收,能有效隔断37%~83%的太阳能通过玻璃窗进入室内。
针对客户担心玻璃膜会影响光线的疑虑,喜伯年市场部主管唐芳以SSUMAR太阳隔热膜为例解释道:“这种膜能阻挡不低于99%的紫外线照射,客户不必担心室内摆放物品褪色老化,并且它的透光性能仍然很高,保证室内有足够的自然光照。同时,这种薄膜采用的水基型压敏胶与玻璃具有非常强的黏合力,在玻璃破碎时,它能防止玻璃碎片飞溅伤人,即使在发生意外、地震和台风的破坏时也能起到间接安全防爆的作用。”
新途径
“换玻璃还是贴膜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临的选择之一。因为窗膜不是不可替代的,而是一种补缺措施。”徐华说。
中国窗膜行业网信息中心的研究资料显示,在建筑门窗及玻璃幕墙节能改造中,既有玻璃贴膜有自身的优点:既有钢化透明玻璃或着色玻璃贴热反射膜比更换热反射玻璃要节约50%的总成本;既有玻璃贴膜比拆下旧玻璃再换上新玻璃工期短很多。而且,若更换为中空玻璃或中空LOW-E玻璃,两片玻璃加中空部分总重量增加一倍或更多,会大大增加建筑负荷。
但是,玻璃膜也有弊端。唐芳说:“冬天,贴膜的窗户会间接影响阳光进入室内,影响采暖。”
“节能改造都是以成本为依据的。换玻璃的成本是每平方米300元左右,给玻璃贴膜的成本是每平方米100~200元左右,在价格上膜是有优势的。从成本角度看,破坏式改造要比贴膜更浪费钱;对于改造速度,老建筑如果贴膜改造起来更灵活。”徐华说。
在建筑玻璃膜应用广泛的上海,上海市建委曾经对膜的使用投资回报速度做过测算:一户100平方米的住房,每年耗电约2000多度,其中900多度是夏天空调能耗。贴上窗膜后,夏天可省电600度左右,约400元。而100平方米的房间窗子为10平方米左右,按每平方米200元计,贴膜需投资2000元,收回期是5年。
但是,并非所有的玻璃都可以贴膜,大于9.29平方米的单片玻璃,大于3.72平方米的中空玻璃,厚度大于12mm的透明玻璃,厚度大于8mm的着色玻璃,镀膜玻璃,有缺口、裂口、损坏的玻璃,夹丝玻璃,压花玻璃,三层中空玻璃等都是不可以贴膜的。
在北京水土不服?
尽管玻璃膜有诸多好处,但从刘克勇那里得到的消息是:嘉里中心以目前经营状况良好,用空调可以调节温度为由拒绝了为玻璃贴膜。
来自北京市建委的数据显示,北京大概有1.6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需要进行节能改造,一些公共建筑门窗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超过20%,而透过门窗的能耗约占整个建筑的50%。通过玻璃的能量损失约占门窗能耗的75%,占窗户面积80%左右的玻璃能耗占第一位。
大量建筑玻璃膜企业反馈给徐华的信息是,建筑节能改造的热潮并未成就建筑玻璃膜的大规模使用。“因为对于玻璃膜寿命的怀疑似乎成为膜推广的一大障碍。”徐华指出。价格在每平方米200元的外贴膜和内贴膜分别为3年原厂质保和7年原厂质保。对于这个质保年限,有的开发商表示担心:“3年或7年内出现问题就要修理或者换膜,那又会增加投资,如果选择换玻璃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虽然与嘉里中心商谈后感觉并不顺利,但面对北京1.6亿平方米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市场,我们仍对建筑玻璃膜市场充满希望。”刘克勇说。
玻璃“节能衣”:隔热玻璃涂料
据《中国房地产报》 实习记者 符冰群
北京报道
将玻璃当作墙体,经专业施工人员把涂料直接涂刷在玻璃上,20分钟过后,99%的紫外线和85%的红外线将远离室内空间,夏日的室内温度将下降2℃~5℃,空调的制冷效果在玻璃的帮助下得到巩固,从而降低温度耗损达到房屋在使用上的节能。从今年7月份开始,这种被命名为纳盾透明隔热保温玻璃涂料已陆续在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二十一世纪饭店等玻璃使用率高的建筑物上应用。
这种在附着上玻璃后呈无色透明的水性涂料其实由两种有色涂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涂层厚度为8~12μm,可见光透过率为75%,涂层中的部分材料具有光谱选择性,通过向外反射来自紫外线和红外线的热量和吸收室内的部分温度来达到隔热保温的效果。
施工工艺要求高
市场价为每平方米80~120元(单面涂刷)的纳盾玻璃涂料其施工费占到总价的40%,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工艺师进行施工。“研究施工工艺比研究涂料还要费功夫。”深圳市多纳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彭傲翔表示。他的公司在2002年以前还只是一家做玻璃隔热贴膜进出口贸易的销售型企业,“进口的玻璃隔热贴膜的价格比较高昂,每平方米在200~300元,当时主要应用于汽车的挡风玻璃,应用于建筑玻璃还比较少。”按照彭傲翔的说法,当时还没有用来刷玻璃的涂料,但玻璃贴膜的保温隔热效果却引来了建筑玻璃市场的关注,而他们对玻璃涂料的关注也由此开始。
在当时,日本有两家公司研制出类似的玻璃涂料,都属于溶剂型,原材料成分各自不同,其中一家将其专利权转卖给了马来西亚一家涂料公司。日本的公司给出的价格是每平方米170~220元,而马来西亚的公司每平方米则达到300元。“原因在于溶剂型涂料相对于水性涂料,其材料成本偏高,在施工技术上也有所不同。”彭傲翔解释。而这两家公司的产品目前还未在国内有大面积施工使用。
被认为是环保型建材的纳盾玻璃涂料真正的面世时间在去年10月份,多纳公司的销售人员将它们带到各类相关展会进行“热身”,并于今年5月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市场投放网络。而国家相关政策对建筑节能的引导在彭傲翔看来正是纳盾玻璃涂料的发展契机。
助力节能
彭傲翔坦承,一如当初从成本控制角度进入玻璃涂料领域,纳盾玻璃涂料的低价是其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推手。他们给纳盾玻璃涂料列出的市场规划是“寻求多元化合作”。“分三个层面来进行,其一是既有建筑玻璃要进行节能升级,在施工细节上还有一个是否需要双面刷涂料的问题,会涉及到成本的提升;其二是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在新建建筑玻璃安装之前就将其进行涂刷,施工成本会有所降低;其三是与玻璃深加工企业在生产上合作,而多纳公司本身也有玻璃产品。”
然而纳盾玻璃涂料也并不是没有缺点,比如它并非适用所有玻璃,其中镀银反射型玻璃基本不可用;水性涂料硬度指标的局限性可能会缩短它原为10年的使用寿命,因为它要适应玻璃的热胀冷缩以免龟裂。“这些缺点与玻璃涂料的节能原理并不冲突。”彭傲翔如此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