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张媛媛
北京报道
近日,继无抵押小额贷款之后,渣打银行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第二个融资产品——房产抵押贷款:中小企业以住宅或商业房产作抵押,可以获得长达10年、高达房产价值70%的贷款,获得运营所需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渣打此项业务的房地产质押条件、范围都比较宽松,甚至异地抵押贷款都在容许范围之内。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出于风险控制考虑,开展异地抵押并不适合在国内操作,“这种做法外资行也坚持不了多久。”
“相比之前锁定高端客户,如今外资银行的触角已经在不断延伸拓展。”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贺力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现在,包括渣打、花旗在内的四家外资银行已于日前全面启动房产按揭业务,中外资银行的正面较量已拉开帷幕。
允许异地房产抵压
早在2005年,渣打银行中小企业理财部曾推出“商业房产融资”,为购买商铺或写字楼的中小企业提供按揭贷款。此次推出的“房产抵押贷款”则是对房产融资产品线的进一步完善和延伸。
渣打银行中国区个人银行业务总裁叶杨诗明曾表示:“近年来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的生力军,但现有融资渠道和信用体系有待完善,也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据悉,此次产品改良和完善在于:贷款期限从5年延长至10年,贷款成数从原有的65%提高至70%。可接受的房产所在地也扩大至北京、上海、深圳、广州4座城市。“凡拥有这4座城市的房产、注册满3年的企业均可申请。”
此项业务备受瞩目的关键在于允许异地抵押。“上海的银行一般只接受上海周边地区的项目抵押。涉及到异地时,一般都交给当地的分行做。”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个人信贷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在于异地贷款审批的操作成本会比较高,而且由于不了解当地情况,在异地项目风险也相对较大。
据悉,虽然国内商业银行对异地贷款也不置可否,处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状态”,但目前随着风险控制的日趋严格和商业网点的增多,异地业务都被分流到各地分行的权限之下。
更为重要的是,异地抵押贷款在快捷程度上并不容易做到。五合智库投融资总经理邹毅表示:“异地贷款如果涉及到大额资金流动问题,都需要经过银监会审查。不允许当地的资金大量流往异地,从而影响本地金融市场。”
如果经过如此繁复审批程序,显然兑现“资料齐全后,最快1周内即可获得审批结果”的承诺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这是外资银行在争夺客户的需要。”
邹毅表示。
外资银行发力中小企业
2005年7月是外资银行进军内地中小企业的分水岭。彼时,中国银监会出台《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鼓励中资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外资银行也伺机而动。
渣打银行俨然是外资银行中小企业业务领域的领跑者。渣打银行的中小企业业务始于个人银行业务。2005年7月,正式将对中小企业主的财富管理升级为中小企业的理财业务,开始在国内重点推广“小企业综合理财业务”计划。
除此之外,去年5月份,渣打银行还在上海、深圳推出小企业“无抵押小额贷款”,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案真正实行信用放款。
花旗银行早在2004年就发起了中小企业(SME)方案,筹建商业银行部,这是外资银行在中国较早针对中小企业设立的专门服务部门。而汇丰银行工商业务环球联席主管梁高美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银行业全面开放后,随着网点、人员的逐渐增加,汇丰将进一步拓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
除此之外,德富泰银行更是将定位集中于支持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停止向大型企业发放新的贷款,将贷款对象限定于销售收入在人民币5000万元到5亿元之间的中等规模民营企业。
除了高端客户争夺之外,中小企业包括中小房企都成为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比拼的重要领域。“外资银行对风险控制和项目判断的能力也比中资银行强,这直接可以消弭掉中资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和还款能力的担忧。”邹毅表示。
(本报记者祝颖对本文亦有贡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