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李萌 北京报道
“国内10大房地产上市公司,我都专门去拜访过,他们的确都做得很好。但我认为,在国内,目前还没有不可超越的对手。”
路劲基建董事局主席单伟豹说。
5月16日,路劲入主顺驰以来第一次在北京与媒体见面,在这个名为“顺驰蓝调国际公馆8号楼开盘新闻发布会”上,单伟豹高调亮相。“我们希望成为房地产行业中最优秀的经营者。”他说。
年内完成顺驰B收购
顺驰蓝调国际公馆8号楼的顺利开盘,既被看作是顺驰A顺利解决其地产业务遗留问题的转机,也被认作路劲基建正式在全国发力,迈向主流品牌地产企业的开始。
“其中的困难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也不是你们可以想象的。”对于收购顺驰,单伟豹首次表达了他的感慨,“资金链断裂两年,一部分人才流失,管理不到位,与一些合作伙伴、工程队、地方政府的关系恶化,很多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由于时间的拖延变得很复杂,我们梳理起来很累。”
据了解,2006年路劲收购顺驰时,将其项目分成了顺驰A和顺驰B以及凤凰城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少、欠款少、独资的项目划入顺驰A,历史遗留问题多、因为合资造成股权比较复杂的项目划入顺驰B。去年10月,路劲开始全面接管并注资顺驰A,今年1月完成了全面收购,将地产业务拓展至北京、济南、青岛、郑州、洛阳、武汉等九个城市。此次开盘的北京蓝调国际公馆即是展现新顺驰轮廓的标本。
而单伟豹表示,顺驰B的整合梳理“比较困难”。
自去年10月以来,路劲开始逐步了解情况,今年1月开始全面整合梳理,到目前为止基本稳定下来。在路劲的收购时间表上,计划6月底梳理完毕,其问题主要包括欠款、人员及调度、重新整合等。
对单伟豹来说,其难点在于整理并归还土地款、银行欠款、工程款。这其中,银行贷款比较容易解决,因为对路劲来说,借钱不难;土地款则要在今年全部还清;工程款会采取逐步解决的方式,但也要在今年全部解决掉。在人员组织方面,基本上用路劲的组织架构模式及管理模式,对顺驰管理层进行一下调整,目前大部分的管理制度都已出台。
“在法律上过户,就是我们完成顺驰B的收购,大概是在今年8月份左右。”单表示。
据了解,通过整合,目前在顺驰B的36个项目里面,有3个合作项目已经通过协议退还给合作伙伴,有的项目土地开发做了一半,因为不看好,也已退还给当地的国土部门。
如此一来,将会有27~28个项目完全归入路劲的地产业务,并依旧围绕顺驰品牌运作。
单伟豹希望借此打造隽御房地产和顺驰房地产,并将这两个子品牌捏合成为路劲地产集团。其中,顺驰房地产将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北方市场,而隽御房地产则会将精力集中在华东市场。
“总而言之,原本做得好的项目就延续顺驰品牌,做得不好的则改用隽御品牌。”单伟豹的一句话,既透露出借品牌转换扭转局面的策略,同时也为其更大的地产梦想奠定了基调。
目标锁定行业最优秀公司
首次在北京媒体面前露面,单伟豹丝毫也不掩饰其做大地产业务的野心。
“我们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做中国最优秀的经营者,即使不说超过万科、中海,但与他们平起平坐完全有可能。”他说。
单伟豹的底气显然来自于收购顺驰后坐拥的75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而他表示,希望能够在三年内使这一数字达到1500万平方米。顺驰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华北地区总裁谢远玉则直言,这15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就是未来路劲地产业务发展的核心。
与此相比,资金问题对单伟豹来说更为简单。
从1994年成立至今,在13年的时间里,路劲在国内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也和不少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而在2005年,标准普尔给予路劲投资级的企业信贷,使其在境外借款变得容易而且利息较低。
近期,路劲基建又成功发行3.5亿美元债券,全部用于地产业务开发。
与孙宏斌同样高调,但单伟豹显得更加务实。
整个路劲团队,包括董事,都亲临第一线直接参与项目的运行。单伟豹本人亲自负责梳理顺驰B的工作,他表示这是决策者的角色要求,“虽然累一点,但是值得”。在其经营之道上,单伟豹强调的是“做不到的不要承诺”,在投资策略上强调的是“严格筛选投资项目”,在开发理念上强调的是“做最合理的利润”,在企业管理上强调的是“一定要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
而对于行业最优秀的目标,单伟豹如此解释:“要做最大、最强,我觉得做不到。我们提出目标的底线,就是在你能力范围之内能做到。比如我今天说路劲要做到比微软更大,那是不可能的。我觉得凭我们团队的努力可以做到的就是——最优秀,也就是竞争力最强。”
当被问及这一信心建立在何种基础上时,单伟豹强调是“人”,即路劲目前优秀的管理团队。而在路劲入主顺驰之后,单伟豹就在顺驰的企业内刊里写下了他对企业员工的要求:诚实,勤奋,实干。
“有这三个条件,你才是企业里的一个人。然后我尊重你,企业就会搞好。”单伟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