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景观设计教父: 伟大城市的伟大之处在于地面

(2007-05-07 13:49:47)
分类: 建筑设计

世界景观设计教父: <wbr>伟大城市的伟大之处在于地面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方帅   北京报道

 

           2007421日,被美国媒体誉为景观教父的爱德华·斯通第二次来到中国。虽然有着美国约翰逊总统、尼克松总统及卡特总统景观顾问的至高身份,但还未到达目的地,这位身穿印有红色EDSA字样白色T恤的美国景观设计师却要提前下车,74岁的老人执意步行走往位于北京亚运村的汇欣大厦。

           就在汇欣大厦A10层,是爱德华·斯通创建的美国最大的规划、环境景观设计公司之一的EDSAEdward D.Stone Jr.and Associates)的中国区总部所在地。

           步行是斯通成为景观设计师后养成的习惯,在他看来,好的景观规划是让行人在里边穿行时能感受到城市的文化。“作为一个伟大的城市,需要很漂亮的建筑,但单纯追求建筑的壮观是不对的。很多优秀的城市,其伟大之处就在于地上,因此,步行系统是城市景观规划要努力关注的重点。”斯通说。

 

建筑世家走出的景观设计师

 

         斯通的父亲爱德华·德雷尔·斯通被称为新古典主义建筑的鼻祖。父亲对艺术和建筑环境的执着激发了斯通对设计的热爱,他曾和父亲一起周游世界各国,透过父亲的眼睛观察各地的建筑和艺术,吸取最为感性和直观的知识,“这种教育方式令我受益匪浅。”斯通说。

          1954年斯通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建筑系,在兵役即将结束的时候,考入了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研究生院,并在哈佛获得ASLA奖学金。值得骄傲的是,1994年,斯通又荣膺规划及景观设计行业的最高荣誉——ASLA金质奖章。

          回忆起大学时代,斯通说:“起初我并没有资格去哈佛,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优秀的导师Walter Chambers教授。他认为我在景观设计方面具有潜质,推荐我赴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学习景观设计,从此我踏上了自己45年景观设计的职业之路。尽管我背离了父亲的事业,但我仍在多个项目上和他进行合作,并从他那里不断获得启迪。”

         出生于建筑世家,并在耶鲁学习建筑,但却并未被建筑过多吸引,“原因可能在于建筑藏身于景观之中,同时创造性的设计多少会束缚手脚于建筑结构的限制。”斯通这样解释自己出身建筑世家却转行做景观设计师的原因。

            在耶鲁学习期间, 19596月,斯通以哈佛大学景观设计毕业生的身份来到了美国罗德岱堡市,开始为弗莱德·斯瑞索先生,一个为南佛罗里达设计了不少著名建筑和景观的传奇式人物工作。

         在积累了一定的景观设计经验后,EDSA诞生了,经过斯通数10年不懈的努力,目前已在全球拥有了5家专业的分支机构,并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派驻了海外团队。

 

从百事可乐到CCTV

 

      “那是我一生中最得意的创作,一个伟大的项目。”令斯通如此满意和自信的项目是纽约的百事可乐总部。

       上世纪60年代末,跨国公司的总部开始撤离喧嚣的市区,转而迁往风景优美的郊区。百事可乐的首席执行官唐·肯德尔先生希望新的总部能够突出其团队的志向,并显示优越的企业文化。斯通父子接受了这项挑战,爱德华·德雷尔·斯通负责总部大楼的建筑设计,爱德华·斯通对景观进行了彻底改造。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安年先生在他的《美国纪行》中这样描述百事可乐总部:“我们漫步观看了花园的大部分,整个公园占地168英亩,沿主要路段走上半圈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公园最大的特点不仅在于有广阔的草地,绿草成荫中有各种雕塑,配以群芳吐艳的花草,还有一大片碧蓝的湖水,给人以一种宁静,和幽雅的环境合成很有价值的艺术欣赏,人们可以在这里驻足悉心研究各样的雕塑,也可以浏览这里的公司文化气息,游人很少,简直如同私家花园。”

       “当然,为完成一项伟大的项目,同样也需要一个伟大的客户。”斯通说。

         2006年,又一个伟大的客户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工程媒体公园的招标结果揭晓,EDSA OrientEDSA中国机构)中标成为央视新址的景观主笔,而这次是否能使其成为伟大的项目,斯通坦言这个项目存在极大的特殊性和挑战:“因为我们并没有一开始就介入项目的规划,而是中央电视台先找的建筑设计师,所以这跟我们以往的工作方式是不一样的,以往的工作方式是景观先介入,根据整体的环境再与建筑设计师合作。所以现在对景观设计方案还在探讨中。”斯通说。

          央视新址的建筑设计出自荷兰建筑大师库哈斯的手笔,设计理念在世界范围内也饱受争议。斯通则认为“这是一个很戏剧性的建筑”。

          斯通表示,“作为北京这个世界性的大城市,要有比较宽广的胸怀和包容性。在一个城市里,完全可以找出一些建筑理念、建筑形态设计品的与众不同,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既继承了传统又体现了前卫。央视新址的设计理念与传统的建筑是有出入的,但是确实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它能把建筑架空,把其设计成为一个立体的空间,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所以我们的景观设计除了跟建筑同步配合以外,也要根据现代形式进行景观设计。我们希望在实际需求之外,在景观的视觉上也有所突破。”

 

EDSA服务中国景观

 

         2006年早春,爱德华·斯通第一次来中国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宣布EDSA中国机构一项新的人事变动——来自美国总部的著名华裔设计师李建伟先生受命担任EDSA Orient执行总裁。这个信息预示着中国在EDSA的全球战略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如今,斯通再次访华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进行EDSA进入中国市场第6年的战略部署。在这6年间,EDSA在中国重点参与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设项目。比如上海的九龙旅游度假区及高尔夫俱乐部、昆玉河生态走廊、四川卧龙大熊猫生态旅游区等。

          而中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也给EDSA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机会。“尽管中国的市场很大,但我们的设计不想过于张扬,而是要寻找一种低调的、适合于国土民情的方式来打造景观。以地方特色和文化作为设计构思的主要来源,要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去设计、建造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能量、水资源的保护、土地的利用,作为一个景观设计者要把这些因素都放在首位考虑。”斯通这样解释EDSA未来在中国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

            当然,斯通也表示现在世界各地的景观设计也都还存在不足,有些项目往往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壮观而不考虑实际需求。

           斯通说,“现在的景观设计竞争就像是在打仗,每一个项目都要胜过其他项目,要更醒目。但是景观设计应该是解决人的生活舒适性的,应该回归生活,让人们在地面行走时能够感受到自然。人如何更好地去使用场地、使用人行空间,这也是EDSA在中国的景观设计中要着重考虑的。”

 

 

 

爱德华·斯通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及荣誉主席,约翰逊总统、尼克松总统及卡特总统景观顾问,美国EDSA创始人,EDSA荣誉主席。

           19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建筑艺术学士学位;1954~1957年,担任美国航空部队的作战飞行员,并受衔空军上尉;195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景观建筑硕士学位;1960年与其父爱德华·德雷尔·斯通(新古典主义建筑的鼻祖)一起创办了EDSA,斯通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将EDSA带入景观行业,在他的领导下,EDSA发展成为世界景观规划设计界的领袖企业,并于2001年在北京设立分支机构。      1971~1985年,斯通被美国约翰逊总统、尼克松总统及卡特总统连聘为景观顾问。

         1994年,斯通被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授予ASLA金质奖章,以表彰其对景观行业的突出贡献和巨大推动,这也是规划及景观行业的最高荣誉。

 

 

 


 

 

“全球建筑毕业设计大奖”登陆中国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刘阳   北京报道

 

         422日,2007年“全球建筑毕业设计大奖”作品展在北京规划展览馆圆满闭幕。此次展览由Archiprix International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举办,分为北京、上海两站。北京站展期为416~22日,上海站展期为415~19日,两地展览同步进行。

        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北京站于416日在北京规划展览馆举行了开幕式兼新闻发布会,而上海站作为学校内部的纯学术交流则只在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内部举行了展览,便于各参展国家的学生互相交流。

         420日,2007年“全球建筑毕业设计大奖”在上海大剧院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7件毕业设计作品获得了最佳作品奖——亨特道格拉斯奖,其中来自中国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洪晞雯和高俊宁所规划设计的“厦门厦港地段城市更新设计”中奖,其他6个分别为俄罗斯的“合二为一”、智利的“农业——工业学院的开发与利用”、日本的“Duo”、荷兰的“用于净化土壤的风景园林公园”、哥斯达黎加的“GS0306”以及奥地利的“学校——由孟加拉国手工制造”。

           据主办方Archiprix的中国方负责人阮晓村介绍,大奖赛历年来共涵盖全球1300所大学的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专业,此次共有160件作品参加比赛,最后只有32件作品入选参展。

           此次展览的众多作品都集中在全球热点问题上,比如环境危机、人口膨胀、能源利用、城市旧区改造、教育改革、农村发展和城市化等,其中尤以环境问题得到了众多参赛者的关注。

            阮晓村说,“这些来自不同洲不同国家的获奖作品,每件都构思独特、独具匠心,也正是因为考虑到了目前世界上的热点问题,所以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青睐。”

          评审团指出:“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是目前全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问题,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更趋严重,如何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成为全球性的命题,这些即将毕业的年轻设计者们正是抓住了这点,从世界各个角落,发挥想像,运用知识来解决它们。”

            但也有人对此持相反意见。在展览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建筑师刘晓东对记者说,“此次展览的作品大都过于商业化,没有多少作品能够让人眼前一亮。正是因为他们都太清楚现在社会想要的是什么,所以缺乏了年轻人应有的创新意识,让我有点失望。”

            作为两年一次的“全球建筑毕业设计大奖”,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毕业作品展览,世界上所有的学校和学院都可以挑选出本校最优秀的毕业作品参加展览。Archiprix作为主办方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本部所在地荷兰本土推进建筑毕业设计大奖,迄今为止已有25年的发展历史。

           为了促进全球建筑教育界的互相交流,同时把握当前建筑教育领域的发展潮流和国际趋势,Archiprix得到了荷兰政府的大力支持,开始面向全球所有大学征集作品,迄今为止共成功举办了四届:2001年在荷兰的鹿特丹,2003年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2005年在英国的格拉斯哥,此次是它首次登陆中国。

             荷兰驻华公使司徒荷思表示,荷兰幅员较小,所以完美的设计生活对荷兰来说非常重要。而Archiprix正好为全球未来的年轻设计者们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所以很有必要在中国进行推动,来促进建筑界的相互交流。目前荷兰的建筑师们在中国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影响力,OMA建筑事务所就是最佳一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