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政策时局 |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3月6日,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新地,0016.HK)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3月2日发行了3亿美元的定息债券,该票据为公司20亿美元发债计划的一部分,将于2017年到期。
3月7日新地公布的截至2006年底的中期业绩显示,公司去年下半年盈利109亿港元,与2005年的135.05亿港元相比下降了19%,低于此前的预期。受此消息影响,新地股价当天下挫2%。此时新地发债融资,所图似乎在于债权融资成本低廉。
市场震荡影响融资成本
此次新地发行的该债券价格为99.809美元,比3月7日的美国国债价格高出83个基点;新鸿基地产确定债券发行价之前,正值亚洲美元债券受周初全球市场下挫影响而走低之际。银行界人士表示,如果是在上一周定价,新鸿基地产债券的息差将会更小一些。
不过,近期市场的剧烈波动使得亚洲初级离岸债券市场成为受害者,像新地这样如期发行债权的公司并不多。就在新地发债的同一天,原本也打算在7日国际债市发行英镑后偿债券的东亚银行就推迟了发行计划。而新地的债券较美国同期国债的收益率之差,已由3月2日发行时的83个基点扩大至88个基点左右。但总体来说,新地的美元债券与美国国债利息差仍非常小,可见新鸿基的债券信用等级之高。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表示,给予新地发行的3亿美元10年期定息票据「A」评级。标普表示,评级反映新地于本港房地产市场具有领导地位,并拥有强劲的经常性租金收入及稳健的财务状况,有关因素部分将可抵消本港地产行业波动性带来的影响。BNP维持新地买入评级及目标价110港元不变。
2006年12月5日,新地即公布发行20亿美元债券的计划,此次发行的债券为此20亿美元发债计划的一部分,将用作公司一般资金。
而在此之前的2006年11月,新地发行了2.7亿新加坡币的债券,用于新加坡Orchard turn项目。
盛富资本国际有限公司总裁黄立冲表示,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公司发债的成本比较低,利息有时甚至会比银行利率更低,因此很多房地产公司都选择了发企业债的方式。发行外币债券会有一定的汇率风险,但由于香港目前和美元实行联系汇率,因此风险不是太大。
发债融资意在内地市场
根据新地业绩公告,截至2006年12月31日,新地净债项与股东权益比率为17.5%。集团大部分借贷无抵押,绝大部分借贷为港元贷款,外汇风险极低。公司在持续寻求具有竞争力利息率的长期融资以延长借贷年期。集团拥有充足已承诺而未动用信贷额,为未来业务发展备用。
事实上,在过去10年里,新地只进行过两次股权融资,一次在1996年1月,另一次在2006年初。两次都赶在恒生指数高点。而新地两次股权融资间隔长达10年,期间新地多次利用发债进行融资经营。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新地表面上似乎偏好债权融资,其实不然。从其股权融资的规模来看,新地配股圈钱的规模从来庞大。因此,新地多发债而少配股的策略,只能理解为新地总是能够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成本更有利于公司的融资方式。
中金公司分析师白宏炜表示,新地资金充裕,收入来源、债务结构都比较稳定,近期频繁发债与公司对于香港或内地的房地产市场判断有关。
摩根大通在2005年底对新地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香港的地产发展已不足以支持其长远增长,而新地在内地的投资不多,其内地土地储备较其他几大香港地产公司最少,已成为其增长及估值的限制。
黄立冲告诉记者,与其他香港房地产公司相比,新地在进入内地市场方面比较落后。新地从2006年开始才逐步将发展重点放在中国内地。
目前新地在内地的出租物业有中环广场、新东安市场,在建物业有上海国际中心及浦西淮海中路项目、浦东住宅项目,另外在杭州和无锡有两个合资项目。新地表示,将继续开拓资金来源,为内地投资项目提供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