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政策时局 |
上市公司打新股(申购新上市股票)潮的奔流不息让房企不甘寂寞。
2月28日,上海新黄浦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新黄浦,600638.SH)发布公告,为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收益率,董事会同意经理层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用不超过4亿元的闲置资金进行沪深两市新股申购。
同一天,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金融街,000402.SZ)发布公告,利用闲置募集资金参与新股申购。金融街并没有披露打新股资金额度。
从一个月前冠城大通股份有限公司(冠城大通,600067.SH)抛出5000万元小试牛刀,到新黄浦4亿元资金谋求大展身手,房企打新的动静越来越大。
在大多房企备受资金短缺煎熬之时,这几家上市房企跳出来“打新”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不过,金融街财务总监李敦嘉却认为,正是资金密集型的房企最有充分理由打新股。“一个房地产项目的投资额很大,而在现在环境下,必须提前筹集资金,这样大额资金有一段时间闲置,需要花费非常大的财务成本。而打新股低风险高回报的特性自然为房企青睐。”李敦嘉表示。
闲置资金刺激新股申购
据李敦嘉介绍,金融街申购新股资金来自之前定向增发融资所得。1月24日,金融街以每股10.50元的发行价格非公开发行1.14亿股,募得资金净额为11.81亿元。
“此次非公开发行募集的资金是项目所需资金的总额,而现阶段,该项目只需很小资金,巨额资金被无奈闲置,打新股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李敦嘉指出。
同样,将“打新股”额度限定为不超过4亿元的新黄浦,也将资金性质定义为闲置资金。不过,从财务数据上看,新黄浦拿出4亿元进行短期投资并非易事。公司第三季度报表显示,新黄浦总资产28.32亿元,流动资产6.89亿元。新黄浦的货币资金4.76亿元,4亿元的打新额度几乎让其倾囊而出。而就在2月9日,新黄浦置业董事会刚刚审议通过收购华闻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的议案。一旦此项收购获得股东大会及证监会的批准,将使新黄浦的货币资金大幅减少。
国金证券房地产分析师曹旭特指出,上海证监局对新黄浦一个租赁项目的整改可能恰恰为新黄浦输送了打新资金。
2月16日,新黄浦披露,接受中国证监会上海证监局对公司关于百花项目的整改意见,收回租赁经营北京百花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百花集团)的投资。这项投资要追溯到2005年11月23日。其时,新黄浦与百花集团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及《房屋抵押合同》,租赁经营百花集团的房屋及其土地使用权。新黄浦于2005年12月31日全额支付了20年租赁权益款2亿元。
不想问题随后暴露出来,百花集团仅在房屋管理部门办理了房屋租赁登记手续,而且将该租赁物抵押给银行为他人作了担保。这招致了证监局的一纸整改批示。有鉴于此,新黄浦董事会不得不公告“该项目可能会存在潜在风险”,进而收回该项投资。
也正是因为被证监局责令整改,将新黄浦阴错阳差地送入打新股的行列之中。
记者了解到,新黄浦于2007年2月15日开始清算此项投资。百花集团以现金的方式将之前的2亿元分两期退还给新黄浦,在2月25日前支付6000万元,并于4月25日之前支付剩余款。这笔资金的入袋,令新黄浦打新股的意愿大增。
监管层密切关注“打新”风险
根据申银万国提供的相关研究数据,2006年一级市场新股申购收益率超过11%。无利不起早,在高额回报下,资金充裕的上市公司纷纷加入“打新”一族。据统计,自去年6月IPO重启以来,共计22家上市公司公告将利用闲置资金开展新股申购。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副总经理周到认为,上市公司在保证计划投资项目和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闲置资金申购新股以提高资金的收益水平,是正常市场行为。而现有上市房企一般都是在房地产投资间隔期用闲置资金打新,是一种货币资金溢出的表现,新黄浦和金融街都是这种情况。
但在打新高额收益率的诱惑下,难免出现一些借贷打新的伎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丁建臣教授指出,“上市公司的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其实是很难区分的,不排除其利用借贷资金来打新股。”这也是上市公司打新股一直为人诟病的原因。冠城大通在存货不降反增的情况下,货币资金大幅增加,就有通过筹资打新的嫌疑。(相关新闻参见本报2007年1月27日报道)
此前坊间盛传,银监会将对违规资金入市展开调查。3月7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表示,银监会将按照信用风险来控制违规资金入市的具体情况。他指出,银监会发现授信主体违规挪用银行资金的情况比较严重,把贷款挪用炒股票,或者和原来争取贷款时的用途不一致。这严重危害了银行的安全,银监会要对其彻底纠正。
监管层的这一表态,给一些公司通过打政策擦边球、打新资金辗转来自银行的行为敲山震虎。分析人士指出,现在“打新股”看起来没有风险,但随着新股价格的越来越高,新股数量的越来越多,跌破发行价的风险迅速增大。而上市公司打新股,使股市流动性过剩更加严重,其公司金融风险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