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王巍 北京报道
一股全民投资的风潮正在迅速兴起,初涉资本市场的菜鸟、在股市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纷纷加入到“基民”行列中来。
2月19日,5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278只基金2006年度四季度报披露完毕,经过长达一年牛市的洗礼,各基金也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赚得盆满钵满,共实现净收益541.5亿元,同比增长119.79倍,环比增长2.41倍。其中,地产股的贡献不可小觑。
然而,“基民”队伍扩大的热潮涌动之时,今年年初前两个月市场剧烈震荡也在上演。3月1日,证监会网站挂出“了解市场,了解基金,做明白的基金投资者”长篇文章,提醒投资者关注基金背后的风险,节后的市场投资者需慎行。
基金遭遇冰火两重天
绝大部分的基金四季度报告都要在行情回顾及运作分析一栏中给地产股的表现记上一功。
作为人民币升值题材下的两大受益板块,金融、保险类股票和地产股均受到了基金经理们的青睐。招商银行(600036.SH)和万科A(000002.SZ)在基金重仓股中继续稳坐头两把交椅就是证明。房地产股持有市值占基金总资产净值比重由第三季度中的5.62%增加到6.96%。而去年10月份市场传闻的基金正在减持地产股的消息并没有成为现实。
在2006年四季度基金重仓股前30名中,地产股万科A、华侨城A(000069.SZ)、金融街(000402.SZ)均榜上有名,获得增持的股票前20名中也有万科A、保利地产(600048.SH)和金地集团(600383.SH)的身影。
2006年基金表现风光无限,然而,进入2007年特别是春节前后的行情却让基民对未来的形势感到一丝担忧。春节前的一周金融股和地产股就曾经出现过一次全线的暴跌,普遍重仓持有金融股、地产股的基金自然难逃下跌的命运。1月29日到2月2日的一周中,最受基金经理“宠爱”的招商银行周跌幅达16.06%,万科A的跌幅更是达到了22.39%。
在这两只龙头股的带领下,金融、地产股演绎了节前的“黑色一周”,南方积极配置、南方高增长、嘉实沪深300、嘉实主题精选、南方绩优成长、融通动力先锋、银河银泰理财分红等七只基金的周跌幅超过10%,周跌幅超过7%的基金数量更是多达100只。
而在春节后的一段时间,地产股则因受到央行2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走势疲软。上证指数也在突破3000点历史大关以后迅速下行,引发了节后新一轮的下跌。
规避地产股风险
尽管如此,多数分析师还是认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减的情况下,受益最大的金融、地产股不会持续性地大幅下跌。以银行、地产为首的基金重仓品种由于在2006年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涨幅,巨额的获利筹码使最近的震荡显得顺理成章。
“优质的筹码不会轻易让给别人,金融、地产股在中长期来看不用过分担心。”资深证券分析师王先春表示,“银行股短期将会探出底部,并引发大盘的上涨,与之关系密切的地产股,也会有相同的走势出现。”
基金经理们的态度也暗合上述观点。去年以来地产股板块累积上涨幅度较大,相对于其他板块,地产股原先的估值优势并不十分明显。“尽管金融、保险、地产、金属等行业依旧是长期看好的板块,但在最近一段震荡加剧的时间里对金融、地产等板块还是应该特别注意回避风险。”华夏基金某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
大成价值成长基金四季度报告称:“2007年一季度市场仍将保持强劲上升态势,甚至不排除部分热门行业和热门板块开始进入泡沫化初期,而来自宏观层面的温和调控政策很难对牛市格局造成实质性负面影响。”
基金通乾则认为,从行业和板块方面,以金融(证券、银行、保险)、地产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内需消费行业这三大板块仍是长期看好的战略性资产,但在周期性行业中,2007年一季度基金将重点关注钢铁行业和轿车行业的投资机会。
同时,各基金也普遍认为,2007年第一季度牛市仍将继续,但市场将从特殊年份过渡为正常年份。“基金要想重演去年的疯狂应该是不可能了。”上述基金经理表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