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清算土地增值税”
地产股急挫未伤长线价值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王晓伟 北京报道
一夜之间,地产股玩起了过山车游戏。从领涨大盘到沦落为领跌大盘。而拥有这种神奇力量的不过是税务总局对14年前一条政策的落实。
这份2007年1月16日下发的名为《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要求从2月1日起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进行清算式缴纳的适用范围,改“预征”方式为主的土地增值税缴纳为“清算”方式缴纳。按照通知,开发商须按土地转售毛利缴付增值税,税率最高达60%。
这样的税率被部分业内人士解读为变相征收暴利税,而《通知》出台给市场预期带来的负面影响,毫无保留地体现在了股市上。地产股似乎走到一个生死存亡的关口。
《通知》引发抛售恐慌
在税务总局“突袭”地产股的第二天,地产股全线深幅下挫,沪深两市地产指数均在开盘后一路下挫,跌幅逾9%,68只地产股中62只下跌,其中跌停股票共有26只,把“沪深跌停榜”挤得满满当当,其中万科(000002.SZ)、保利地产(600048.SH)、天鸿宝业(600376.SH)、金地集团(600383.SH)、招商地产(000024.SZ)等龙头企业赫然在列。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地产股也逃脱不了普遍下挫的命运,跌幅区间从5%至8.5%不等。地产股的集体跳水也拖累了沪深指数。
1月18日,地产股继续前一天的领跌局面,而增收土地增值税的消息再度被舆论放大。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措施的出台可能只是上半年地产调控的第一幕,地产股大幅下挫也是对此预期的回应。
在“地产行业已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的前夜”的论调被广为宣传之后,市场由一致看多地产板块突然转向一致看空,措手不及的投资者纷纷选择离场,引发恐慌性抛压,板块内一片凄迷气氛。而大量个股晾在跌停板,不仅打击了投资者的持股信心,而且给大盘造成了很大的调整压力。
不过地产股的颓势看起来似乎已经有所扭转,1月18日,华侨城、金地集团以跌停开盘,盘中股指略有回稳。总体看来,地产股也曾撞击跌停板,但到收盘时,跌幅均有所收窄,有初步止跌企稳迹象。
长期投资价值不改
“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已在我们预期之中,这对上市公司利润的经营压力将明显增大。”招商证券分析师余志勇指出。在他看来,由于2006年业绩已成定局,此短期内市场对年报业绩预期难以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而市场将对未来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调控的态度和力度更为关注。
“《通知》是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开始还是重蹈以往走形式(执行不严格)的老路?市场对这个问题形成的统一意见将直接决定着房地产板块的后市表现。”
而从1月18日股市的表现来看,地产股也似乎正在找回其投资价值。
这一天,地产股几乎不约而同的发布“新政无碍”公告,万科表态说,《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土地增值税清算规则和方法,但在土地增值税缴纳标准等方面与以往规定无重大变化。而万科一直以普通居民住宅开发为主,受土地增值税影响相对较少。
包括万科,招商、深振业(000006.SZ)都明确表示,在房产实现销售时,已经预交了土地增值税,并按相关规则,在以往年度业绩中作了相应的成本预提。泛海建设(000046.SZ)则指出,其目前正在开发的项目已预交了土地增值税,预计对公司主营业务影响有限。
天鸿宝业会计部门主管李民指出,在上市公司预先计提土地增值税的情况下,《通知》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影响微乎其微。
而房地产分析师大都认为,政策的影响只是暂时的,这改变不了地产股的长远投资价值,尤其是地产龙头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将不受政策面的影响。甚至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经历了前几日浮动筹码对于地产板块的非理性杀跌之后,很快就会产生反弹。
不过,猝不及防的股价暴跌,也给房地产业一个审视之前地产股暴涨“非常态”的机会。“现在回顾看来,之前地产股的确涨得太快了,利用土地增值税政策明确的契机,对地产股进行一个调整,还是十分必要的。”万科集团总经理郁亮指出。
而在国金证券房地产分析师曹旭特看来,这次土地增值税之所以引起股市的轩然大波,并不仅仅是股市对土地增值税有如此过激的反应,而是市场已经到了一个需要调整的时候,土地增值税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市场回调的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