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里的糖葫芦

(2006-12-24 16:27:14)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方帅 北京报道

 

            20061216日,从吃糖葫芦开始创意,23岁的浙江大学建筑系学生张小晨终于站在“WA·万科可能住宅设计竞赛”二等奖的领奖台上。

            这个名为“聚落空间的可塑性”的设计,仅提供一个面积为80平方米的可转动底板及配套顶板,围合部分由住户自行设计、筑造,你的那颗糖葫芦由你自己设计。

           张小晨说,最初的意象在于想象在街边售卖的糖葫芦,一串串密密地排着,每一颗都可以动,但又相互联系,旋转的体验和搭积木似的筑造自己的小家,那是对童年的回忆。

 

从糖葫芦到“转筑”

 

          “聚落空间的可塑性”原名“转筑”,张小晨解释说:“转筑”分成两个部分,一“转”一“筑”。

           筑,因为给的框架是一个大的底板,上边有一个一个单元的盒子,盒子也只提供顶板和底板,它的维护结构和内部的分割则都由住户自己决定。“筑”在满足青年人DIY情结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年轻人对空间功能的不确定需求和空间个性表达。

            转,轴承联动单元楼板,实现住屋的转动,调动了住户对空间进行二次生产的积极性,使得住宅楼整体形象的可变性与偶然性得以实现,可以使自身空间与自然取得平衡的互动,可以通过旋转促进全新邻里关系的构成。本身单元体可以旋转,通过旋转各个界面和大自然之间可以得到空间上的不同趣味。

            设计图是由明快的粉红底色和灰色建筑体构成。张小晨构想,如果住在里边,可能的居住面积大概是62.8平方米,材料使用再生PET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抗紫外线、环保、质轻,通过对不同颜色的粒子的使用,可调节光线和景观需求,以此进行外维护墙体的筑造。

            《世界建筑》杂志主编、本活动评委会主席王路说:“由于个人喜好,我对此作品印象最为深刻。”

             虽然对“转筑”印象深刻,但王路说本次作品的评判标准都是一样的,“我们更关注作品的创意,有些想法可能跟现实有些距离,但并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完全离谱,表达上、想法上徘徊在现实与浪漫的理想状态之间,而且应该有比较生动的细节。”

             万科方面也说,“在作品塑型方面,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创意空间的可能性,为青年人群细分住宅需求。而且还将从建筑语言的角度,为青年一代提供个性与共性交互的空间形态。”

             王路说,聚落空间的可塑性,是一种新的类型。房子的运动需要机械、技术的支撑,但个体住房的变化会带来公共空间相应的变化,然后扩展到街道、广场、城市。“转筑”实际上不光是一种建筑,而且提供了一种思考的可能,建筑本身的活动可以给公共空间营造出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功能。因为它可以转角度,使本来很单调的空间变得非常有趣。

             “转筑”更名为“聚落空间”后,张小晨对自己的作品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她说,“聚落空间的可塑性”在于把一些旋转形成的空间功能化,使聚落空间的功能社会化,变成一种社交空间。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李青认为,聚落作为现代公共建筑的重要环境空间,与单一的单体空间相比,它更能有机地表现复杂综合的现代建筑功能。同时,因其在本质上与人的存在性保持联系,也更能满足当代人对空间的精神需求。也就是说,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塑造公共建筑的场所感十分重要。

             目前,张小晨构想的是360度旋转,主要考虑里边的年轻人弄完涂鸦,可以转出效果来。

            而王路却认为,“转筑”与“糖葫芦”关系并不是很大,毕竟不是谁吃个糖葫芦都能设计出获奖建筑来。

           王说:“作品跟设计者主观的思考有关系,有人可能从某个线索出发,也许会沿着这个线索,也许会偏离这个线索。‘转筑’的源点是糖葫芦,你也搞不清楚它是不是糖葫芦,它只是作为产生这个概念的起点,没有必要把建筑跟糖葫芦做比较。”

 

“转筑”不是空中楼阁

 

           张小晨说,“转筑”要想做出来,首先要解决旋转技术。“因房子最初只提供了一个框架结构,这个结构表达了受力方式和楼板的统一绿化。然后就是一个个的单元,只提供了一个单元的顶板和底板,沿转轴转动,而那之间有个半圆形的生活服务系统是不可以旋转的,是出于对管道和电线布置的考虑。”

            而王路说,随着技术的发展,“转筑”的可行性没有问题,但不足的是作品灵活度还是较小,转一下,人跟人的关系就不一样了,可能变成屁股对着脸。另外,聚落空间是比较注重公共性的,公共和私密又是相对的,相对于公共空间来说,把一个一个80平方米框在盒子里的“转筑”,设计的还是大了点,但为了要支持这样的方式要有一个大的背景,因为这些房子本身不可能挨得很近,倘若旋转还会形成一个个的圆圈。

           张小晨也承认自己的作品存在不足。她说:“这个房子的公摊面积比较大,设计实际上也是在改变年轻人的习惯,让他们觉得因为这部分公摊面积是花了钱的就要好好利用,就会不拘泥于自己房间的狭小天地里。看看现在的住宅平面就知道公共空间少得可怜,邻居相互之间很陌生,我希望这个设计能使大家走出房间,扩大交往的圈子。”

              而事实也证明,旋转住宅不是梦想。2004年,巴西库里蒂巴市一栋奇妙的公寓大厦落成启用,这座大厦中每户()住宅都能独立地左右旋转360度。

             据当时路透社报道,这座号称全球独一无二的公寓楼外观是圆柱体,共有11层,每间公寓占据一层,面积为300平方米。公寓内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固定的中心结构,包括厨房和洗手间,而另一部分则是包括储藏室、浴室、烧烤炉等在内的外围环形结构,它可以在声音命令的控制下旋转。每转一周需要1小时,可能在你不知不觉之间,窗外的景色就发生了“乾坤大挪移”。由于楼层各自独立,因此各层的旋转方向也互不影响。

              巴西摩洛建筑公司用了10年才完成了这项工程。20041216日,这座大厦开始公开销售,每层售价30万美元。该公司的市场部经理表示:“这是一件艺术品,它以全新的居室概念为基础。”据悉,过去虽然也有个别旋转式建筑,但都是整体旋转,像这样每层都能各自旋转的公寓楼,确实史无前例。

             另外,西班牙隆卡建筑事务所也推出了一种整体旋转式公寓楼,它能在24小时旋转一周,或者按季节调整其方位和周期,以保证每个房间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流通的空气。

             而美国研制的旋转房屋,屋内安装了一种如同雷达的红外线跟踪器,天一亮马达就会启动,让整座房子迎着太阳缓缓转动;太阳下山后,房屋又会慢慢回复原位。既确保了室内的日常供热和用电,又能够储存宝贵的光能,以便阴雨天和晚间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