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刘辰 北京报道
由国内外八家建筑事务所参与竞标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方案评选日前有了新的进展,上海自然博物馆所属的上海科技馆与上海市政府已经评选出三个优秀方案,近期内将公布最终结果。
据上海科技馆新闻办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项目现在交由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姜平主抓,由于老馆已经存在设施陈旧、建筑老化等诸多问题,相关部门已筹划将该馆迁往山海关路南侧、北京西路、石门二路围合的静安雕塑公园地块内进行迁建。
此次上海自然博物馆方案投标被建筑业内人士称为“全球高手云集”的一次竞标,上海马达思班、芬兰佩卡·沙米宁与上海联创国际、美国帕金斯威尔、上海现代集团现代都市建筑设计院创作所、法国雅克·费尔叶建筑事务所、德国瑞贝特-萨尔曼建筑师事务所、美国RTKL与同济等八家单位分别提交了风格迥异的作品。
据悉,上海自然博物馆项目竞标自2006年8月底开始,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务所初期也递交了方案,后因种种原因退出评选。
有建筑业内人士透露,马达思班、佩卡·沙米宁与联创、帕金斯威尔的方案被评为优秀作品,近期内几个方案将递交市政府评定。
屋顶设计
2006年11月27日,一名网友在建筑业内人士交流的主要平台ABBS建筑网站“纯粹建筑论坛”上发布了名为“全球瞩目——上海自然博物馆方案大揭秘”的帖子,国内外八家建筑事务所为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提供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模型图片,引起了热烈讨论。
在ABBS上参与讨论的网友多以建筑师、建筑学者和城市规划师为主,从中可以看出,马达思班、隈研吾和帕金斯威尔建筑事务所的方案受到普遍的关注,议论较多。在这些方案中,屋顶的设计成为隈研吾、马达思班、帕金斯威尔等不少投标单位侧重的元素。
隈研吾设计方案中采用了草坪式屋顶,据悉这个方案主设计由隈研吾建筑事务所的年轻建筑师完成。一些评论认为,该方案雅致、简洁的风格沿袭了隈研吾一贯擅用的手法,自由曲面的大屋顶也代表了其一直以来对建筑立面的操作特点。
马达思班的设计方案以屋顶为界,强调“一个建筑两个场所”:屋顶下面是自然博物馆,屋顶上面则是自然体验园。中国各个地貌的气候特征在屋顶上的自然体验园完全仿真地体现,采用“反馈式”的环境模拟控制系统,达到生态环保的效果,并力图创造仿生自然的景观。
马达思班呼声最高?
目前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占地2600平方米,是一座五层大楼,标志性的展品包括一座四层楼高的巨型恐龙骨架。但因设施陈旧、建筑老化等诸多问题,博物馆搬迁新建已迫在眉睫。
有人将目前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戏称为“一幢能拍恐怖片的老房子”,很多参观的游客也普遍感觉上海自然博物馆内空空荡荡,走在里面“像在探险”。
据上海科技馆新闻办介绍,新馆占地总面积将达1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地上二层,地下二层,限高15米。一位参与了竞标过程的建筑师透露,新馆造价约为4亿元人民币,预算相对宽松,给予了建筑师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据知情者称,竞标方案的前三名其实已经决出,分别是马达思班建筑事务所、芬兰佩卡·沙米宁建筑事务所与帕金斯威尔建筑事务所的方案。对此,上海科技馆新闻办表示,上海自然博物馆已经立项,并交由上海市政府操作,最终评选结果还没有公布,他们也没收到任何消息,但近期内就会有结果。项目公示后,亦会向大众征集意见。
记者电话联系马达思班时,该建筑事务所对“马达思班获得前三名”的说法不置可否,称目前马达思班还没有收到业主方的正式通知,不好发表意见。另外一家参与竞标的单位现代都市设计院创作所的一名工作人员则承认目前政府已经电话通知了结果,但尚未有正式文件发布,故不做评论。
一位与马清运相熟的建筑业内人士透露,政府对上海自然博物馆方案的总体要求是标志性、震撼、恢弘、大气、100年不落后、思想超前、世界第一,马达思班的作品比较符合这些要求,胜出的可能性相对大一些。“但实际上政府还没有非常满意的方案,也许马达思班会胜出,也许还会做第二轮,过几天这些方案就会提交市政府。”该人士称。
目前业界人士的普遍看法是,马达思班提交的方案是设计概念非常新颖,体现了其在概念上一贯的优势,也基本符合政府所需,但功能处理起来或许会有难度,其后期能力能否完成这么赏心悦目的设计还不好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