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美系受累地产“骗贷门”

(2006-11-07 10:41:16)
分类: 公司报道
国美系受累地产“骗贷门”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10月末,正在谋建“地产王国”的国美电器(HK.0493)董事局主席黄光裕被曝出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关于“违规贷款”的调查。几乎是同时,黄光裕以180.9亿元的个人资产荣登《福布斯》2006年度中国富豪榜榜首。
             受此事件影响,国美电器11月1日复牌后股价大跌,截至11月3日,股价已下跌了近10%。被国美收购的中国永乐(HK.0503)11月1日早盘收盘价格为2.26港元,下跌0.87%,11月3日收盘下跌6.67%。
 
“主事”黄光裕?

             “在这起严重违规贷款事件中,黄光裕在中间的重要程度可能要超过其兄。”经中国银行内部一位参与调查的人士证实,黄光裕正在协助公安部、银监会等部门的调查。
              这位中行内部人士明确表示,调查内容和当年黄光裕开发鹏润家园的一笔近3亿元的按揭贷款有关。此外还有一笔由实际控制人为黄光裕的一家担保公司累计贷出的4亿元左右的汽车贷款也在调查范围之内。“上述两笔贷款在黄氏兄弟各自掌管的公司内频繁流动,调查难度很大,尤其是黄光裕的鹏润系旗下更是开设了100多个账户。”
               据中行人士指出,原北京分行行长、中国银行董事牛忠光在国庆节前夕被逮捕,并围绕“违规贷款”展开调查,由此牵扯出黄光裕的哥哥黄俊钦,“跟着就是黄光裕进入调查组的视线”。目前,黄俊钦已被立案调查并逮捕,旗下“新恒基”全部资产也处于查封和被调查状态中。
              据《财经》报道,“新恒基系”最高层的于星旺等人于国庆前后被逮捕。据记者了解,此人曾为黄光裕旗下鹏润地产的总经理。
             据上述中行人士介绍,曾经经手鹏润家园那笔近3亿元贷款的中行北京分行的办事员,现仍在原单位工作,偶尔也会被调查组找去问询以配合调查工作。“在中行内部,目前对此事议论不多,毕竟知内情者甚少。”
              区别于针对此事件第一次声明完全否认黄光裕本人及公司接受调查,国美电器在香港联交所最新的一次公告中证实,黄光裕已承认其间接拥有的投资公司Eagle Property Group正协助有关单位调查由Eagle提供担保事宜,事情与其地产业务有关,同时也否认黄氏兄弟早年创业期间曾多次通过伪造其他个人和公司的证件,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骗贷,迄今未还的说法。而这部分资金构成了黄氏兄弟近年来业务迅速扩展的原始积累。
清算旧账

                  据《财经》杂志跟踪多月的调查,这一案件肇始于9年前黄俊钦的新恒基系在北京静安中心物业的一笔贷款。据称,为寻求静安中心开发资金,黄俊钦涉嫌多次伪造证件,从中行北京分行骗取贷款。1997年~2001年期间,上述贷款接近10亿元,并且4亿余元从未还本付息。如今被捕的牛忠光时任中行北京分行行长。
                在这一过程中,黄光裕在开发鹏润家园项目时,由于项目市场定位不准,导致销售缓慢。为更快回笼资金,黄光裕涉嫌办理虚假个人按揭,曾从该行获得3亿元的按揭贷款。《财经》杂志引用参与调查人士的言论称,“从北京中行历年对黄俊钦兄弟的贷款也可以看出,兄弟二人从来都是假借其他公司的名义从北京中行贷款。”业内人士猜测,该公司即是人间蒸发的安盛担保公司。
评论人士认为,黄氏兄弟自从2001年进入事业的黄金时期后,上述资金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黄氏兄弟此次遭遇调查,将使国内新一轮的财富“原罪”质疑潮更加剧烈。
                北京一位著名开发企业老总对本报表示,黄光裕旗下的鹏润大厦体量巨大,号称单体建筑总面积居京城之首,但是在容积率和相关安防等指标上多有突破政府规定,这显然与其个人的政府公关能力有密切联系。
后续影响

                 黄光裕本人卷入目前调查状态的“骗贷门”事件,至少将给国美集团近来的两项重要并购产生影响:国美并购永乐电器和鹏润地产重组中关村股份。目前,永乐和中关村股份均已出面辟谣,声称目前一切正常。目前国美已正式完成对永乐的并购。永乐股票将于11月16日开始停牌,并预计于2007年元月底在香港联交所下市。永乐下市后,将成为国美电器全资子公司。在当前宏观调控、银行紧收银根的背景下,黄氏兄弟此次涉案似乎带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必然性。
                  在过去几个月,上海社保基金案已经牵连多位政界、商界要人,其中,地产商因违规使用社保资金而案发的,不在少数,比如新黄浦集团总裁吴明烈等,香港知名地产企业瑞安地产的IPO甚至因社保基金委托贷款而一度暂停。
                  一种评论认为,早年银企合作,信贷口子较为宽松,这为一些企业抓住机会快速扩张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如今,在国家宏观调控、力图给予整体经济降温的形势下,银行信贷必然呈现收紧态势,过去的一些问题便有机会暴露在阳光之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