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林播北京报道
2006年10月25日下午,北京798的“仁”艺术中心,奥地利出生的美国建筑师雷蒙德·亚伯拉罕,70多岁的他扎着银发小辫,随身拿出一本名叫《Oswald
Egger》的诗集,他说:“我在耶鲁大学教了40多年的书,但很少有建筑师朋友,朋友中大多是雕塑家、电影制作人、诗人。”
亚伯拉罕在美国出版了一本名叫《未完成》的书,画的建筑比实际建成的建筑要多得多。在他认为:“我不是把实用作为我创造建筑的出发点,这也不是我希望的目的所在,我希望建筑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创造建筑物就像是制造面具,就是把脸隐藏起来,但面具并不是一个人的脸,那么,你就会产生想象和思考。打个比方,比如墓地,这是象征性的词,墓地是让死者有尊严的地方。但在建设的情况中,其实并不是这样,这是矛盾的,但我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和“魔鬼”做交易
亚伯拉罕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礁石”,类似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上凿出来的一块悬崖般的12层建筑出现在北京金宝街,他的设计以及由此诞生的建筑受到了多方关注。
“礁石”的设计像一面紧邻怒海凿成的悬崖,是对海洋狂暴力量的冥想。亚伯拉罕说:“这是我第一次给开发商工作,并且是在中国。张永舵(净雅集团董事长)先生想要一个比较炫的建筑物,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两难的境地,我不可避免地让它比较炫,也注定要被用作商业的目的。当然这个冲突并不是两个人的冲突,是商业世界与理想世界的冲突,任何一个项目中都会有这样的冲突。有一句俗语:就像是和‘魔鬼’做了一场交易。这里的魔鬼并不是指个人,而是商业主义。”
对于这个海洋的主题,亚伯拉罕说:“我个人没有所谓的风格,也不是一个商业建筑师,建成的作品非常少。我们永远都无法知道所谓的灵感确切的来源。我在北京的这个建筑灵感来自于我的记忆,我想到了自己在奥地利爬山的经历,当时看到很多礁石,于是我就用礁石来象征海洋的力量。”
亚伯拉罕说:“客户实际上并不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但他们追求标新立异,想要一些能代表创新的东西,于是他们请建筑师为他们代劳。如果是在美国,我不可能让这样的设计真的建起来。其实现在很多有名的建筑师是被甲方所用的。比如PRADA,也请有名的设计师来设计。其实以前的开发商,他们是不关心建筑的,他们考虑的是以较低的成本来建房子,建的东西都是很愚蠢的,但是现在他们也变聪明了,他们意识到如果让有名的建筑师来设计,地产就会卖得特别好,投资就会有更好的回收,这有些商业的成分在里面。现在,有名的建筑师们也愿意这样被开发商来用。对于这个建筑,我自己也不例外。”
“时尚就是集体殉葬中,站在最后面的那只小动物。”
有人评价:“亚伯拉罕的作品都很丑,中国的第一个作品也不例外。”也有人说:“亚伯拉罕是建筑界破除传统阻力的人士之一,他的设计十分激进,大多只见于《未完成》一书的书页中。”《福布斯》杂志曾经评出世界十大“最丑”的建筑。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耗资巨大且外观丑陋。其中包括弗兰克·盖里在美国西雅图设计的音乐体验博物馆,造价1亿美元。也包括雷蒙德·亚伯拉罕在美国建起的第一个重要作品——奥地利文化中心新馆。这个建筑于2004年4月在曼哈顿中心开馆,开馆后曾经遭到一些世界著名建筑评论家的批评,他们认为纽约市又增加了一座平庸的建筑。这座大楼是“9·11”事件之后在纽约市建成的第一个超高层建筑。该建筑造价2900万美元,24层。对于“9·11”,亚伯拉罕说:“那是一个很美的瞬间,之后就麻木,然后是沉痛。废墟的体验使我在建设中有种恐惧的心态,先进的技术和坚硬的材质总有一天会被毁灭。”
对于在北京的这个建筑是否前沿作品,亚伯拉罕说:“前沿或者先锋这个词,缘自法文,所谓先锋,是部队里冲在最前面的人,要担任进攻任务,也是最危险最容易牺牲的角色。后来这个词用在了艺术里面,有一些艺术家要重新发掘事物最深层的东西,做原创作品,也承担了些风险。”
“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先锋派已经消失。一个人有多大的力量,能够改变社会的现状?这些只不过是精神而已。而现在所谓的前卫就是突破自我,不断地突破自我的界限。所谓的先锋,大多都是在图纸上的作品,用来代表他们的观点,但是这在现在是比较缺失的。目前我们一定要把建筑物建造出来,如果不建出来,开发商就会失去他们的力量。”亚伯拉罕说:“时尚与先锋的区别在于,先锋是在前面一个个倒下,时尚就是集体殉葬中,站在最后面的那只小动物。”
“喜欢拳击场上的你来我往”
亚伯拉罕说:“要建一个新的建筑物,肯定是要破坏掉原先存在的东西的。比如打地基,就必须打一个坑。而原先美国的印地安人,是不会打地基的,睡觉都用帐蓬,走的时候带走就可以了。如果我们毁坏了原先存在的东西,好的建筑就必须要在这个过程中做出弥补。比如我们要做食物,必须杀死动物,可是又不能烹调出好的食物,就是一种犯罪;如果我们毁坏了,但是不能建一个更好的,也是犯罪。如果是为工人做建筑,就要尊重工人,如果要在山顶上做建筑,就必须尊重这座山,要给所用的人带来一种尊重和荣誉。”
比如说画画的时候,就要尊重这张纸,要了解纸、笔和它们的软硬程度。但遗憾的是现在的年轻建筑师,都是用电脑工作。亚伯拉罕说:“我和助手一起工作,但是我都不会开机。计算机能够给人帮助,比如精确的测量,但我认为还是愚蠢的,我们还应该有思考的能力。如果你不能亲手做这个东西,你也不可能对这个东西有非常多的了解。计算机有很好的绘图能力,但是不能区分粗细,如果用手画,就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
亚伯拉罕说:“这次论坛上缺乏的是冲突和对话,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在演讲,这些演讲多多少少有点宣传的意味。我倒是希望自己跟自己,或者跟别人,有一些思想上的较量和交锋。而且我个人喜欢的就是拳击,尤其喜欢拳击场上的你来我往。”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亚伯拉罕下一个目的地,他说第二天会去敦煌看看雕塑。也许奥地利出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都对雕塑有无比的热爱。或许礁石也是一个具有雕塑感的建筑。雷蒙德·亚伯拉罕先生诗意的隐惹,与凸显的雕塑形成对比,他对这个建筑的态度是矛盾的。他说:“没有乌托邦式的想象力,你根本无法成为建筑师。我很高兴,这座建筑物激发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你一进去就会有绝妙的体验。”
访谈:
——专访美国著名建筑师雷蒙德·亚伯拉罕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林播
北京报道
中国房地产报:你内心喜欢“礁石”这个作品吗?为什么会和开发商达成协议?
雷蒙德·亚伯拉罕:这是我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虽然在合作中有争吵,但我还是比较满意。这个世界总是存在着很多诱惑,当我为这个建筑画图、制作模型的时候,并没有想到用途,可是要建起来的话,最终不能逃脱被使用的命运。这里面有模糊不明的东西,也有内心的冲突,我也找不到任何借口。其实我自己详细......
“就想要一个炫的建筑”
——专访净雅集团董事长张永舵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林播北京报道
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中国在建筑上更具野心了。出生于伊拉克的扎哈·哈迪德曾经说过:“中国是块容得下无穷创意的巨大的空白画布。”中国餐饮界也频频招睐名建筑师为自己的店面效劳。继张兰的“俏江南”之后,又出现了张永舵的“海洋宫”,一个是想进军世界想详细......
责编:龙美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