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特别策划 |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方帅济南报道
中国房地产报:各地的“十一五”住房建设规划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规划实施的重点是什么?
朱中一:各地规划的制定是根据国务院15条意见明确要求后提出的。各城市人民政府制定“十一五”住宅建设规划的前提条件是对当地的住房条件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首先要制定今明两年的住房建设规划,而且要把住房建设规划落实到地段、落实到项目。
中国房地产报:各地的住房建设规划大都制定了巨量住房供应计划,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您如何看待巨大的住房需求与房价不断上涨之间的矛盾?
朱中一:对于不断上涨的房价和巨大的住房需求,我们要考虑两点:第一,我们要在占世界7%的土地上养活22%的人口,这需要跟耕种的土地相吻合,像中西部的好多土地,是基本不能耕种的。我国的耕地需要保护,所以我们要想完全通过市场的办法来解决住房需求,可能有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国情。
中国房地产报:北京市“十一五”住房建设规划提出经济适用房的供应模式将过渡到租售并举,并探索建立“内循环”的流转模式,切实发挥经济适用住房的保障作用。同时明确对“90·70”的政策实行总量控制,您如何评价这个规划?
朱中一:经济适用房最好的供应取向是租售并举,而且它应有一个退出机制,因为房子是70年,现在觉得居住面积小,以后可能会成为大房子。至于操作的可行性,关键是政府的监管力度到不到位,如果政府的监管力度到位,可行性就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