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章丘模式”显化土地价值

(2006-09-25 10:03:35)

 

——专访章丘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耿桂森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王玉光 山东章丘报道

 

         土地既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载体,又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如何实现城市建设和被征地者之间的双赢,考验执政者智慧。章丘市国土资源局不回避敏感问题,敢于探索,在全国率先实行征地永久性补偿办法,让供地农民长期分享来自土地增值的收益。

           2006915日,章丘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耿桂森接受了本报专访。他表示,尽管章丘市用地量逐年加大,但并不存在“征地难”的问题。这根源于章丘市国土部门在处理征地问题时兼顾了三个层面:土地职能、土地所有权和以民为本。

 

中国房地产报章丘市近年来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用地需求逐年加大,地价持续上涨,在你看来,作为一个人口不过百万的小城市,章丘的土地为什么会这么热?

 

耿桂森:这主要是由章丘靠近济南的这种区位优势决定的。章丘被称为“济南市的后花园”,将来要成为它的一个新城区,就像接受上海辐射带动的昆山。从总体思路上来看,章丘和昆山是同一个发展模式,相同的路子。

          所不同的是,章丘是接受省会济南的辐射。一些企业在济南发展空间受到限制,技术改造、扩大规模用地有困难了,用地成本高了,就会考虑向外转移。而章丘不仅土地价格相对低,相关产业配套也齐全,最主要的是开发区内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相对好的土地价格和区位优势,再加上政府的服务意识,促成了章丘土地市场的升温。

 

中国房地产报问题是,章丘只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县级市,市区内土地有限,如何解决日益紧张的土地供需矛盾呢?

 

耿桂森:主要从两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旧城改造和新增用地。前提是都要符合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要带着项目,不带项目不能作为储备用地。旧城改造这一块要做好,也可以盘活很大的存量。

          章丘市过去城市功能划分不清,布局上相对混乱,因此有必要结合重新规划,整理内存。现在我们已经做了1000亩地的旧城改造,对象是城中村、老旧工厂,还有其他的用地低效单位。

          旧城改造和新增用地是相互挂钩的,多盘活些存量,就能少占用一些农村建设用地。

          另外,由于章丘在招商引资方面项目好,发展潜力大,规划做得好,所以上级每年给我们的用地指标都比周边其他城市多。用好上级分配的指标,节约集约用地是解决供需矛盾的一个关键。

 

中国房地产报短期来看,还是增量土地最容易实现有效供应,这就涉及到一个征地的问题。据我了解章丘是全国第一个实行征地永久性补偿机制的城市。这套机制和传统的补偿办法有何不同?

 

耿桂森:这样,征地补偿由过去的按被征地前三年平均亩产年产值标准计算补偿,转变为按土地区片每亩土地预期平均收益计算补偿,从有期限补偿转变为无期限补偿,从一次性补偿转变为永久年度补偿。为保障农民的收益不受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我们提出了每隔5年根据统计局公布的居民平均生活消费价格上涨指数向上调整补偿标准一次,从而真正实现了征地补偿的实质性合理。所谓的创新,就体现在这些方面。

 

中国房地产报征地永久性补偿是否意味着用地户的用地成本也会增加?你们设计这套制度的初衷是什么?

 

耿桂森:用地成本是由土地的实际价值决定的。我们只是把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反馈给农民而已。

           前几年,大批企业先后落户章丘,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急剧增加,2001年的建设用地量不足千亩,2002年就增加到5000亩。在当时的情况下,征地难的问题也突出出来了。

         2002年,我们实施了由政府统一征地、统一补偿的办法,按被征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依法进行了补偿,每亩最高达到了5万元。就是这么高的补偿标准,被征地村及农户也不满意,因为不能确保几年以后他们的生活水平不降低。他们认为,一次性补偿再多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为此,我们对征地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认识到农民担心失去土地后的生活无着落是造成征地难的主要原因。而现行征地制度并不能解决农民世世代代的生活问题,必须改革现行制度,才能体现农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确保农村长期稳定。

坚持以民为本、兼顾土地职能和土地所有权问题,这就是我们制定这套办法的原则。

 

中国房地产报这套办法真正解决了你上面所说的这些问题吗?它的实施效果怎样?

 

耿桂森:我们通过实行征用土地永久性补偿制度,解决了一次性补偿无法解决的农民世世代代如何保障生活的难题;每五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生活平均消费价格上涨指数及时上调补偿标准,实现了征用土地的永久保值、增值,解决了一次性补偿不享受土地增值再受益的大问题,破解了全国如何保障农民土地利益的重大课题。

        我们的做法受到了《经济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大众日报》、《济南日报》等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其实施效果更是令人满意的,实现了依法征用、合理补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