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是建筑师雅马萨奇逝世20周年。可能这个名字并不为一般大众所熟知,但是他所设计的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却是无人不知。
雅马萨奇全名米诺儒·雅马萨奇,1912年12月1日出生于美国西雅图市,他的父母都是日本移民,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他是第二代日裔美国人,虽在美国接受了建筑教育,但并不是一流的大学,他能够在美国出人头地,全靠自己的刻苦努力。他开办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后第一个较大的作品是米苏里州圣路易市的机场候机楼,这也给他带来了声誉。随后,他渐渐对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原则有了异议,提出了后来被他称为“新人本主义建筑哲学”的主张。
雅马萨奇强调建筑形式的处理要与人的尺度协调,他的高楼上的玻璃窗都是细窄的,往往不到1米宽。他说,在高楼上用很大的、几乎低到楼板的玻璃窗,人靠近时会产生如同站在悬崖边的恐惧感。而当年大部分游客在纽约世贸大楼100多层的高处,贴着窗子向外观看,一点也不害怕。这种做法,恰好与世贸大楼外围采用“钢栅栏”的结构方式吻合。
1962年的一天,雅马萨奇收到纽约—新泽西港务局寄来的一封信,邀请他承担一项建筑设计任务,工程投资额为2.8亿美元。雅马萨奇读信后,有点奇怪,心想自己的设计事务所规模很小,美国有那么多大的建筑设计公司,这么大的建筑任务怎么没找他们而找自己,他不相信上天会掉这么大的馅饼给自己,也许是秘书打字时在款数上多打了一个0吧。打电话去问,对方回答:没有错,我们就是希望你来完成这项建筑设计任务。而就是这项任务成就了雅马萨奇成功的巅峰。他在研究了100多种现代化的设计方案以后,认为世贸中心需要“一个美丽动人的形式和轮廓线,既要适合下曼哈顿区的景观,又要符合世界贸易中心的重要地位。”雅马萨奇和他的助手为确定未来建筑的高度,反复去观察帝国大厦的视觉效果,结论是再增加高度并无问题。另外,要设法提供让人能看到建筑物全貌的角度和位置,即建一个开放式的广场。
于是,他成功了。雅马萨奇作为一名建筑师,能够被挑选出来担任如此巨大、如此显要的建筑项目的总建筑师,是他个人的一项殊荣和事业辉煌的体现,表示着他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承认。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雅马萨奇渐渐销声匿迹,1986年2月因癌症逝世。
(以上资讯均为见习记者王馨悦整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