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 杨柳 报道
2006年11月中旬,由好莱坞著名导演奥立弗·斯通指导,以美国“9·11”事件为蓝本的电影《世贸中心》将在中国上映。虽然这部影片在北美的票房并不卖座,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段里——纽约世贸大楼倒塌五周年,仍然能够引起人们的深思。
5年的时间,在中国足够建设一座小城市。但在纽约的下曼哈顿,5年仅仅是世贸“零地带”重建工程的第一阶段。在这场耗时5年的拉锯战中,美国纽约世贸中心纪念馆的基础工程2006年8月17日终于在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开工,预计这项耗资1700万美元的工程将于明年完工。
众说纷纭,进程缓慢
纽约人重建世贸中心的构想从大楼倒塌的第一天就已萌发,纽约州州长乔治·帕塔基于2001年年底任命成立了“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由该公司具体负责承担征求各方意见、制定设计方案、统筹款项使用等工作。进入2002年,该公司负责人每月都召开例会讨论重建事宜,但由于重建牵涉到多方利益,又触及公众缅怀罹难者、彰显美国民族精神的情感需求,有关当局为此采取了多方协商、谨慎从事的做法,整个重建过程从提出方案到具体实施每一步都要反复征求公众意见,因此一直进程缓慢。
世贸中心的这块土地涉及多方利益,首先是其所有者纽约—新泽西港务局,其次是周围的居民、工商企业及罹难者家属,发展商西尔弗斯坦也不可小看,此人在“9·11”前两个月刚与港务局签订了租期为99年、租金达32亿美元的世贸中心使用合同。
对于重建的设想各方人士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分歧似乎主要集中在新建筑的高度以及如何协调其纪念功能与商业功能上。一种意见认为应当在原址重建类似双塔楼的高层建筑,以表示不向恐怖分子低头;另一种意见则从实用性和安全性出发,主张建几座60至70层高的公寓和写字楼。
为了选定重建方案,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两次招标,吸引了众多著名建筑师机构参与。在2003年2月26日这一天,世贸中心重建方案终于尘埃落定。波兰裔美国建筑师丹尼尔·利贝斯金德设计的自由塔方案吸引了评委的目光,评委称“方案给尚未走出悲剧阴影的城市带来了希望和灵感,体现了美国的期望。”
至此,纽约启动了世贸中心地块的重建工作,将在原世贸双塔基座位置建设一座“9·11”纪念馆、五座共计约93万平方米的写字楼、一座行为艺术表演中心、一座博物馆及其他公共设施。其中,自由塔是重建世贸中心的核心建筑,高度为1776英尺(541米),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左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的标志性建筑。
利贝斯金德说:“自由塔设计高度1776英尺暗喻美国在1776年宣布独立的历史。”但让利贝斯金德感到担忧的是,政治、经济和舆论的压力,似乎从方案确定那一天起就没有间断过。几年过去了,争论之声非但没有减退,反而日渐喧嚣。
分歧日盛,前景堪忧
2006年3月14日,离纽约世贸中心主建筑“自由塔”预定的开工日期还有1个多月时间,当地的土地所有者纽约—新泽西港务局与世贸中心重建开发商拉里·西尔弗斯坦就这项投资至少73亿美元的巨型工程所进行的谈判以破裂告终。举世瞩目的世贸中心重建工程陷入僵局。
资金问题是政府与开发商分歧的焦点。而谈判破裂,对开发商西尔弗斯坦的打击无疑是最大的。西尔弗斯坦当时表示,他感到震惊和失望,“如果在私营领域,这种事情不会发生。”由此,分歧和争论上升到政界。
对于西尔弗斯坦的失望之举,纽约当局很快做出了回应。有关官员表示:“开发商的实力不够,资金不足,对政府的资助要求过多。”同时坦陈,对世贸中心重建的愿望是迫切的,除了希望看到纽约新地标崛起之外,最主要的是希望通过新标志性建筑群拉动曼哈顿下城区的经济。
更糟糕的是,群众的批评与反对浪潮对于处在困境中的西尔弗斯坦,可谓雪上加霜。
一方面,2006年3月13日,原定的世贸遗址纪念馆开工当天,部分“9·11”事件遇难者家属举行了抗议活动,对纪念馆的设计方案提出异议,要求停止施工。他们坚持认为,将纪念馆建在地下的设计方案既不符合安全要求,也未能体现家属们对死者的哀思和怀念。
另一方面,纽约居民对“自由塔”的设计并不买账,死难者家属抗议在数千人失去生命的地方修建商业场所,也有不少人对入住“最高建筑”心有余悸。2006年5月底,“9·11”事件以来被毁建筑中第一座重建的大厦正式开放,但是,尽管开发商提供了一流的安全措施,承租者仍然寥寥无几。目前这座15万多平方米(170万平方英尺)的大厦出租率还不到25%。
这种种情况使得“零地带”的重建工程前景堪忧。
重归一方,稍露曙光
最近,“世贸中心”土地的拥有者纽约—新泽西港务局全权接手了“世贸中心”纪念馆和它的博物馆的建设管理。“世贸中心纪念馆基金会”交出了对建设的控制权,但将继续筹措资金。按照由市当局和州当局参与达成的新协议,纽约—新泽西港务局将为纪念馆的相关基础设施支付1.5亿美元,并为成本超支支付另外的4500万美元。“曼哈顿下城开发公司”说,它将通过“联邦住房和城市场发展补助金”补助2.5亿美元。目前,这个基金已筹措到1.31亿美元。
在宣布这个协议时,乔治·帕塔基赞扬了这种“效率”将导致事情的转变,并且保证这样将会加速建设进程。他指出,纽约—新泽西港务局除了开发“自由塔”,还要建设由“当斯诺赫塔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世贸中心游客中心”;由西班牙建筑师桑蒂亚戈·卡尔塔瓦设计的“世贸中心交通中心”和五号摩天楼。并且在不到16个月的时间内,在“世贸中心”场地建成临时地铁车站。复兴纽约“世贸中心”的建设安排在2006年9月11日开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