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
见习记者张蕊 王馨悦 北京报道
中国水污染现状
“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水资源短缺加上开发利用不合理,水环境普遍污染、水生态退化已然是中国城市的基本水情。”这是9月12日中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世界水大会上指出的中国水资源所面临的不争事实。
他说,目前中国城市的水资源形势普遍严峻,正常年份有3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比较严重的有110个。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城市长期受到缺水困扰。
北京市9月13日最新发布的《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中指出,2006年至2007年是北京市水资源最为紧缺的时期,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每年净增人口不宜突破20万。
中国城市水污染现象相当严重。城市每年约有200亿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中,还有大量的未达标处理的废水被偷排、漏排,造成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污染,不少地方更是“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近海赤潮经常发生。
不仅如此,城市供水安全方面也存在隐患。一些地区水源污染不断加重,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对水质安全形成了重大威胁,城市供水企业的应对措施也急需加强。另外,随着大规模、长距离调水工程的实施,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任务将更加艰巨。
仇保兴指出,中国城市水污染治理仍然滞后。到2005年底,全国还有278个城市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至少30多个城市约50多座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不足30%,或者根本没有运行。而且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不达标也加剧了城市水污染。
“如今中国正面临着很多水问题,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大规模的城市化至少要持续30年,这都造成了对水资源的巨大需求。未来30年将是中国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最艰难的时期。”仇保兴说。
全球范围的缺水危机
缺水、水污染,从目前来看,绝对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很重要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仇保兴说,中国缺水,但实际上世界很多国家都面临着缺水。这一说法可以从全球700名水资源问题专家花5年时间编纂的一份报告中得到验证:2000年科学家预期,2025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将缺水,然而,这一危机现在就已经出现了。
这份报告还指出,目前全球有约1/4的人处于“实质性缺水”地区,自然力量、人为过度使用和不良的农业灌溉措施,导致这些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
然而水资源专家毕特华斯却说:“世界并不缺水,是水源供应的管理上出现了危机。”
而产生这个问题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是农业灌溉,专家指出,目前全球人类使用的水资源有75%用于农业,是家庭用水量的70倍。而解决的办法就是用更少的水产生更多的粮食。
另一个原因是输水管线漏水,毕特华斯说,许多发展中国家错误地把水源政策优先放在兴建水坝或河流引水系统。然而因为漏水和管线疏于维护,几乎所有的大城市有40%到60%的水资源没有真正送达到使用者。他指出,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就都能够采用此法大大提高用水效率。
出路:再生水的利用
或许因为缺水,所以有很多城市都想方设法节约现有水资源。在本届水大会的市长论坛上,建设部举行了“中国人居环境奖”颁奖仪式,表彰了天津等35个在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改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城市。尽管如此,但水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在北京生活的每个人都知道,北京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所以北京市副市长牛有成发言的第一句话就是:“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北京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1999年以来,北京遭遇连续干旱,更加剧了这种局面。”
牛有成表示,为了适应北京城市化发展和解决缺水矛盾的需要,北京建立了水资源保护补偿机制,对农村污水、垃圾等进行整治,建立了统一的调水管理机制,制定了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把郊区富水地带的水调入城市,将境内六座中性水库统一管理。
“水是北京的命脉,我们在应对水资源风险的同时,也在寻求解决问题的长远之道。我们要提高水忧患意识,加大再生水的利用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我们还要利用行政手段控制用水,让综合水价有所提高,用经济的手段来遏制用水需求的增长。”牛有成说。
链接:
一边是干净的清水,一边是未做处理的污水通过名为接触式离子交换分离器,转换成了没有任何杂质的干净水。这是9月10日记者在第五届世界水大会上看到的场景。“用这样的方式处理出来的水,不但可以显著降低固定资本,也可以降低运营的成本,同时过滤出来的水的质量也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标准。”远道而来的澳大利亚Orica公司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详细......
访谈:
9月12日,在第五届世界水大会市长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
20多位城市负责人围绕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节水、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水环境整治、发展城乡统筹的区域供水等主题,介绍了当地成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
其中银川市副市长陈银生介绍的银川用阶梯水价的手段来提高市民节水意识的方法详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