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方帅北京报道
2006年8月31日,在跑完近30万公里后,121路(阜成门至西黄庄)电动公交车终于完成了使命——为奥运的第一期示范做原理性的检验。
那天,家住中关村的林程老早就出了门,他专程去阜成门坐121路。车上乘客不少,但没有人注意到林程时不时询问着司机有关121路“电池”、“保养”的问题。林程与普通乘客身份不同,他是121路电动公交车的项目负责人之一、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他的询问其实是在进一步证实:“这种电动公交车可以使用,但要达到跟汽车一样好用的程度,还要做进一步的实验,特别是电池、保养。”
林程告诉记者:“现在准备开展第二期的示范运营,是以锂电池为主,运营模式会加入奥运要求的‘快换模式’。根据奥组委提出的要求,它必须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在奥运村运营,不管是游人、运动员、官员、记者,想在奥运村办任何事情,坐电动车都可以到达。目前还没有准确的运营方案,现在的概念是想在里边做循环运转。”
作用:串联奥运主要场馆
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就承诺,为奥运服务的公交车将全部采用环保型。有媒体报道,目前北京市环保型公交车的比例只有33%。而事实上,环保型车辆远不止电动公交车这一种。
据林程介绍,电动车有两种应用比较广泛的车型:一种是像121路那样的道路车辆,技术含量较高,上路行驶最高可达车速90公里/小时;还有一种是只在场地内使用的电瓶车,如高尔夫球车、奥运场馆里的便捷车,主要强调方便性、轻巧。“奥运期间这两种车型都将大量使用。如果载客90人左右的电动大客车在奥运会上大量使用,将成为奥运史上的首创,以前的奥运会虽然多多少少也用过电动车,但主要是以场地车为主。奥组委要求我们至少有50辆纯电动车在中心区运行,加上在各场馆运行的电瓶车,将有几百辆。”他说。
那么在奥运期间,普通公交车、私家车、电动车(含地铁、城铁),哪种将承担起交通主要责任呢?林程说,以低排量车为主,像欧三标准、欧四标准的车将大量使用,非环保型车将被淘汰。还有,电动汽车作为消费示范和展示,可能会大规模出现在北京市的街头,奥运会后电动车将逐渐步入家庭和社会,比如将应用到公交线路上以及北京一些标志性场地。
“如今车牌都到K开头了,您认为私家车的趋势如何?”记者问。
“一是奥运会期间会有所限制,人们会逐渐习惯乘坐公共交通;二是油价飙升,一些人会放弃买车。”林程说。
优势:清洁、环保、舒适
由于不会产生尾气,电动车的环保性毫无质疑。讲起其节能性,林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2米长、17吨重的电动公交车,在城市里跑1公里大概耗1度电,1度电是0.48元,百公里耗电费48元,而一般公交车百公里油耗19升左右,按照油价5.09元/公升计算,大概是96.7元。
除了环保外,这种新型电动公交车采用了超低地板设计,踏板高度约为360毫米,比目前运营的低踏板公交车还低40毫米。路牙高度通常在150毫米至200毫米之间,低于超低踏板的公交车车门,但这种新型电动公交车由于底盘采用了液压悬挂系统,到站后,车身可自动向车门倾斜,使车门高度与路牙基本持平,乘客不用高抬腿就能迈进车厢。
考虑到残疾人乘车问题,新式电动公交车还配置了由司机控制的轮椅上下车踏板,当踏板伸出后,残疾人无需别人帮助,自己就能把轮椅摇进车厢。
不但乘客舒服,司机也明显轻松很多。“绝对比普通汽车好开,不用换档,跟开自动档的车一样。”121路司机说。
弊端:电池寿命短、车体成本高
“电池是瓶颈。”林程坦言,现在的电动公交车用的是铅酸电池,安全性比较好,但是寿命相对较短,大概跑200公里左右就需要充电。121路那种车跑两三圈就要回来充一次电,大概充3~4个小时再继续跑,电池基本用到三分之二就要充电。而且,由于需要站车充电,车辆的运营也会受到影响,车只有等充完电才能继续运行。在奥运村跑的车将使用锂电池。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模式是:快速更换、集中充电,电池大概用三分之一就可以更换,这样电池的寿命会延长好几倍。
“我们在探索一种合理的模式,把电池成本合理分配,不能完全由购车单位来承担。比如锂电池可以采取租赁方式,电网公司可以晚上充电白天卖电,国外就是这样做的。”林程说。
记者采访得知,铅酸电池寿命短但成本很低,一台车大概七八万元,锂电池成本要高得多,一台到奥运村运营的豪华公交车,价格大概是100多万元,电池成本要占到一半以上,但现在尚未达到批量生产。
另外,道路电动车上牌照也很困难,林程回忆说:“我们经过很多努力才使电动车有了上路权,底盘、机身要定型,要上国家汽车管理公告,奥运车也会上管理公告,但这只限于国家团队的使用,一般企业要想通过这种程序很困难,这也将成为未来电动车普及的另一瓶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