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驰“刮骨疗伤”行业NO.1比赛继续

(2006-09-11 11:06:23)
顺驰“刮骨疗伤”行业NO.1比赛继续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程磊刘瑞婷 北京报道
 
       12.8亿元,55%控股顺驰,这是9月5日顺驰与路劲基建(1098.HK)签署合作协议的核心内容。顺驰目前拥有16个城市的42个项目合约7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面对近半年来“寻资”的市场传闻,顺驰终于亮出了底牌。这是顺驰在资金饥渴的强大压力下的惊险一跃。这一跃的结果是,孙宏斌个人失去了他一直攥在手里的公司控制权,而顺驰这个公司整体则解决了眼前的燃眉之急,继续站在全国一线发展商的队列中,保住了继续参加“NO.1追逐赛”的游戏资格。
        9月7日上午,顺驰中国总裁汪浩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独家专访时承认,12.8亿这个价格确实是要远远低于公司的实际价值。孙宏斌甚至在协议签字时对路劲基建董事局主席单伟豹说,“我相信,这是你这一生中最划算的一笔交易”。
         “我知道会有很多人认为便宜,但请不要单纯以价格来衡量这笔交易。”汪浩说。
         顺驰的资金紧张是毋庸质疑的,“对于顺驰来说,并没有因资金紧张而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破产更加谈不上。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把我们手里头7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卖出去一部分,或者卖点项目,再不济就是回到原点,倒退成为一个区域性的地产公司。”汪浩说,“当然,如果是卖单个项目或地皮,纯粹从收入上来讲肯定是最划算的。但这就意味着我们过去3年间的准备白费,而顺驰也将离NO.1这个目标越来越远。”
         汪浩承认,宏观调控确实是造成顺驰资金紧张的原因之一,但受影响的应该是整个行业。这一年多来,有几家地产公司上市,如果不是上市,他们将遇到跟顺驰一样的问题。
         虽然在今年年底会有近30亿元的销售回款收入,但顺驰等不及了。近23亿元的银行贷款和一些“嗷嗷待哺”的能产生销售收入的项目,如果不获得资金的支持,顺驰会因此越拖越深。这是为什么会是路劲基建的主要原因。“找我们谈合作的有很多,大多谈判时间拉很长。而我们坚持的品牌不变、管理架构不变等原则,路劲很爽快的就接受了,而且很快就有资金进来。”汪浩说。
        早在7月13日,顺驰便与路劲基建全资子公司隽御地产订立了首份框架协议,包括一笔2.7亿元的借款和一笔用3亿港元现金存款作为抵押获得的3亿元的短期贷款。“我们从6月份开始谈合作,到现在签字完成,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双方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各地市场及项目前景的判断高度一致,是促成此次合作的重要原因。”汪浩说。此次入资不涉及旗下另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融创集团和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
         “全国化战略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战线过长。”汪浩坦承,“如果没有过去‘爆发式’发展,顺驰不可能达到现在的平台,也不可能有现在的资本量、市场份额。”
         “我们经历了2004年的强力扩张和2005年的收缩战线、企业调整,经历了紧张的时期。经过这次合作,我们很安全了,很安全地在行业里继续做我们想做的事情。”汪浩透露,“未来的顺驰品牌不变、管理团队和模式不变,而我们的目标依旧是行业的NO.1。接下来我们的工作重点会在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率上面,预计此次合作后的第三年,利润会有大幅度提升,在这3年里也将完成上市。”在产品结构方面,顺驰打算增加商业和公建部分的开发,“这部分比例会在20%左右”。
         “总结过去是没有用的,只会成为包袱。过去辉煌不等于将来辉煌,过去做得不好不等于将来做不好。我们只能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重要的是你现在有没有竞争力,你得往前看。”孙宏斌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