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开始,宏安集团开始在物业市场大展拳脚。
2004年9月,以3090万港元购入九龙京士柏卫理道四个住宅单位。同月,又斥资7760万港元向集团主席邓清河收购坚尼地城物业,一次就收29个商住单位,打算重建新商住大厦。还是在9月,又以7380万港元出售位于亚皆老街32号的全幢物业,获得2270万港元的收益。
2004年10月,宏安集团以7000万港元收购元朗锦绣花园大道两块土地,地盘面积9754平方米。同月,又斥资1380万港元收购西贡蚝涌住宅发展地盘,面积约6317.2平方米。
2004年11月,宏安集团在浙江湖州成立合资公司,兴建一幢四层楼宇,附设农产品贸易场所、购物区及餐厅。同月,再以2980万港元出售九龙官塘物华街南洋大楼地下D室及阁楼D室之物业。
2005年2月,宏安集团出售九龙弥敦道581及581A号地下阁楼物业给位堂(0897HK),作价6320万港元。
2005年11月,宏安集团出售香港九龙钦州街58号楼高18层之米兰轩48个住宅单位及9个商铺,收入1.2亿港元。
2006年5月,宏安集团附属公司利家车场,以7800万港元价格出售尖沙咀海防道30号地下物业。
这么多的物业投资,决定了宏安集团已经不再是街市生意为主,在2004年,宏安60%的收入来自物业投资。
截至2006年3月底,宏安的年度业绩创下了历史新高,营业额增加8.7%,达3.95亿元,其中有1.8亿元之多的收入来自物业出售,其余1.5亿收入来自街市租赁,纯利达到了7260万元。
可以预见,宏安积极收购地盘,未来的主要收入将会来自物业发展或买卖物业,而并非物业管理分租。邓先生深谙其中财务技巧。
但宏安集团还是有很多风险,比如公司的现金流入主要来自股市融资,经营业务收入不稳定,要应付2家上市公司投资活动还是不够,依赖物业买卖获得利润也有很大风险。更重要的是:管理层无法维持长期的物业投资增长目标,也缺少更多获利手段。
迷雾开始笼罩这个充满故事的企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