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5日,邓清河带领他控制的宏安集团(1222HK)斥资6550万元人民币现金,进入了一河之隔的深圳,收购国内A股上市公司——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圳农产品股份,000061,sz)50%的股权。这笔生意涉及深圳20个主要的街市,营业面积3.2万平方米,2004年的营业纯利为580万人民币,2005年纯利达到520万元。而同期,深圳20个街市的总资产在6100万元人民币左右。
这笔买卖如此突然,让市场觉得宏安集团对街市未来发展的兴趣依然很大。
在该公司2005年的业绩收入中,街市收入达到1.51亿港元,是单个项目收入最多的。其收益率偏低但又稳健,占据纯利7013万港元的20%左右,约1543万港元。在2006年3月公布的业绩中,街市收入占营业额40%,纯利贡献1830万港元,接近25%。所以,收购公告公布后,宏安集团的股票微涨了3%。
但分析师看法不尽相同。
有分析师认为,深圳集贸市场的市盈率超过20倍,投资回报率并不乐观。而且同样的投资,香港的街市租金收入远远超过内地市场。香港一个猪肉档一年的租金20多万港元,水产档年租金超过15万港元,菜档都要10万港元左右。而深圳的租金只相当于香港的1/10。
其次,根据公布的消息,在宏安集团收购的深圳20个街市中,有8个街市的产权已经转让给了深圳集贸市场;3个产权未转让,而且有可能转让不成功;另外9个需要向深圳国土资源和房管局等租赁,不可以随便拆除重建,或者分拆转卖。对街市经营老手来说,宏安集团有丰富拆除重建经验,每一次都会得到超过2倍的增值,这一次似乎不符合自己的原则。
其实邓氏对内地市场已经是觊觎已久了。早在2004年7月,邓清河就率领宏安集团进军广州,拿下荔湾区宝华新街市经营权。
按照香港的做法,邓老板投资先装修改造街市,把脏乱差、拥挤、阴暗的内地传统旧市场改造成光亮、豪华的现代新街市。本来打算焕然一新后,逐步加租,希望商户环境好,吸引大量市民。但原先街市的便宜、方便特色一旦改变,很多居民首先反对,商户也绝地大反击,加租计划被迫流产。
这是邓清河在内地的首次交的学费,而且是数百万元的学费。
不过,宏安集团此次在深圳很爽快。在签署意向书后的五个工作日内,便给深圳农产品股份支付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订金。宏安集团打算向银行贷款约3000万港元以支付交易金,而余额将以内部资金支付,全部是现金。
在8月初的时候,宏安集团的董事总经理陈振康指出,宏安今年打算用1亿元投资内地街市铺位,发展街市管理业务,洽谈中的项目位于广州、深圳及上海。
陈振康还表示,收购可增加公司的街市投资,而随着内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看好租金升值潜力。
据称,目前深圳集贸旗下街市的每平方米月租金仅为50至60元,以收购价计租金回报只有4%左右,但投资客希望协助街市改造,如安装冷气设施等,租金上升空间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