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避免郊区化弊病——专访当代置业

(2006-06-20 13:50:17)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方帅 北京报道
 
  新城市主义被称为城市规划中新的城市设计运动。无论是位于都市中心地带的开发,还是对于城市外围的相对分散的居住开发,还是紧凑型社区的建设,新城市主义的理念都可以体现在社区的规划设计手法中。
新城市主义如何避免郊区化弊病?新城市主义的规划理念,哪些适合中国国情,哪些不太适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当代集团总工程师陈音。
中国房地产报:您是如何理解新城市主义的?
陈音:新城市主义是生活模式的一种概念,比较具象,更侧重于规划,很多概念都非常好,但更多是针对发达国家,以北美为主,欧洲又有所不同。之所以在美国发展起来,主要是针对美国的城市形态中的一些弊病。美国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郊区化出现一些弊病。首先,过长的通勤距离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人们预期要达到的生活质量;其次,对小汽车的严重依赖使许多不能开车的人(如老人和小孩)寸步难行,同时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第三,郊区化的无序蔓延已造成郊区的空气污染、环境恶化和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的消失,造成城市贫民化、空心化。郊区化会带来很多不便,包括交通与时间的矛盾、邻里之间的不便以及社会层面的一些弊病。新城市主义正是一个抑制郊区化扩张、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解决方案。
中国房地产报:新城市主义的规划理念,哪些适合中国国情?哪些不适合?
陈音:对于中国来说,把美国的新城市主义原封不动照搬到中国来,肯定是有问题的,因为新城市主义毕竟是从美国引进的概念,中国的GDP跟美国比相差10倍,人均将近差100倍,国情不同,所采取的解决方案自然也不同。但是中国可以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一些弯路,比如中国的城市化一定不会发展成美国洛杉矶那样,中国的土地、人口、经济都不允许中国去走美国郊区化的道路。
中国学习新城市主义是为了避免走弯路,我们应该借鉴新城市主义规划理论的先进思想。比如,新城市主义包含了可持续的概念,在社区里提供就业机会,使整个社会的形态朝资源节约型发展,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但并不是说中国要按照美国新城市主义的思路来进行规划,美国的新城市主义有其特定的含义、针对性,解决的是特定的问题。假设顺义有很大的项目,正好是在城乡结合部,我们做规划时候,就可以借鉴新城市主义的规划思路,使得规划更加合理。还有回龙观、天通苑,这些都体现了规划上的弊病,如果借鉴新城市主义的规划理念,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中国房地产报:当代MOMA系列产品引进了新城市主义概念,当代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模式?毕竟它成本比较高,市场接受的程度会不会受到影响?
陈音:我们从几个方面考虑。一是项目特殊,它在首都的中心,有很多新的思想,规划思想上跟新城市主义关系不是很大,但是在城市中间做这样的项目,跟可持续发展有很密切的联系:12万人的大社区,不但对社区开放,还对社会开放,社区的商业、文化、电影院、商场、幼儿园、俱乐部,对城市也有贡献;它是一个综合社区,类似于新城市主义的概念,提供城市生活的模式:居住、生活、交往、娱乐。从市场看,消费群比较窄——高端的客户,但也有它的消费市场,可以把这些比较复杂、昂贵的项目运用进来。如果在长沙,仍然要做可持续的项目、节能的项目,但肯定不会把北京的这个项目的技术原封不动地搬到长沙去,那样的成本是没有办法承受的,消费者也买不起这样的房子,肯定是没有意义的。长沙是低成本的,仍然是可持续的做法。长沙夏季空调消耗很大,如何解决呢?因为水资源相对北京要丰富,用天然水体实现降温、制冷。
中国房地产报:当代是很成熟的开发商,有实力来推行可持续发展概念,对中小型开发商来说,他们也会采取这样的概念吗?
陈音:虽然有现实的困难,但绿色建筑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做的,问题是它们愿意不愿意做。商业开发要考虑到成本、利润、消费者的接受程度。
绿色建筑标准针对的是两方面,一是政府推动,二是社会认知。其实市场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如果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绿色建筑就会有市场,只要有市场,所有开发商都会这么做,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因为如果不符合绿色建筑标准,没有人去买你的房子,所以不管开发商对绿色建筑认识高低,都会按照这个标准去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