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的难题

(2006-06-20 10:14:28)
《中国房地产报》 张杰  报道
 
    本周最大的新闻是,在一次闭门会议中,建设部相关领导针对“国六条”中某一规定做出了注解。该新解认为,“国六条”中关于90平方米和70%的量化规定是针对一个地区的总量概念,即各地区90平方米的中小户型在开发建设面积总量上必须达到70%的要求,具体到各个楼盘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占多少,要看各地区的实施细则。
此言一出,在相当程度上平息了业界关于先前的量化规定操作性不强的争吵,“国六条”发布后开发商内心的观望心态也有望缓解。很多评论认为,在新政的数据门槛限定在一个地区范围,而不再针对单一具体项目后,“开发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因此,即使各地的细则尚未公布,业内也相信,各地的细则将会按照建设部的精神以一贯之。
但是,有一个难题在众多的讨论中被忽略掉了。连篇累牍的评论在不同的场合抱怨说,当前的量化规定存在一刀切的嫌疑,针对具体楼盘进行量化毫无操作性,然而,假如该数据是针对一个地区的总量规划着手调控,该政策的操作性便足以让人高枕无忧了么?
主管部门相关领导的最新表态意味着,现在球踢到了地方政府的手里。地方政府将根据各地楼市的市场需求、购买人群和购买能力进行考量,最后得出本地究竟如何贯彻“两个70%”政策的结论。很显然,地方政府将为他们的结论承担行政责任。
而且,一个能够创造潜在巨大寻租空间的政策自然不是一个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政策。假如地方政府在实施“两个70%”政策时,实行总量控制,而不再对具体项目开刀,那么,各地政府马上将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界定一个项目是否进入这“70%”之列?
我们无意揣测政府的专业能力和廉政水平,但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应能最大限度降低寻租概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决定项目是否进入调控视野的大权集中于几个专业职能部门,如何在技术上防止公共权力部门寻租行为的发生,对地方政府的专业能力和监察水平形成了不容回避的挑战。担心的情绪已经出现在市场层面了,有的声音认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如何应付随之而来的巨大工作量,运用什么标准来划定……当我们过早提出这些担心的时候,我们只是希望,技术细节上的失误不至于泛滥,从而导致政策整体的失效。
迄今为止,各地政府在贯彻“国六条”细则上,仅见态度,鲜见具体条文。这并非偶然。细则的制定关乎产业前途,关乎民生,更关乎长远可持续发展战略,地方政府表现出的谨慎完全值得理解。但是,就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预警和提醒,同样是负责任的表现与理性使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