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王玉光 北京报道
这个中俄联合经济特区一直中国被习惯称为“桥头特区”(或简称“桥头区”)。中方规划的范围位于黑河市东南约
7.5公里的长发村,以黑龙江大桥为轴线沿江展开,规划面积9.88平方公里,规划期限至2020年。
5月19日,在俄罗斯新闻中心举办的“俄中地区间和边境合作”记者招待会上,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司法法制问题委员会主席瓦维洛夫称:俄中双方已于2005年7月17日在哈尔滨签订了建立俄中联合经济特区的意向书,计划在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以下简称“布市”)与中国黑河市共建“生产型的经济特区”。目前,俄罗斯方面针对该计划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瓦维洛夫表示,此前由于俄罗斯方面缺少相关的经济特区法律,一度拖延了上述共建计划。为此,身为俄联邦司法部门的高级官员瓦维洛夫承诺,“会以最快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据俄罗斯新闻中心提供的资料表明,1995年6月26日,俄中两国政府达成协议:计划在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与中国的黑河之间,建设跨阿穆尔河(即中方所称的“黑龙江”)边境大桥(见本报19版相关报道《桥头特区启动中俄跨江大桥建设提速》);1999年6月2日,俄中两国协议在布市和黑河建立互市贸易区(同时达成协议的还有外贝加尔—满洲里、波格拉尼奇内—绥芬河互市贸易区)。
后来,阿穆尔州政府提出另一个倡议——在布拉戈维申斯克与黑河建立生产型的经济特区。特区由两个被围挡起来的区域组成,一边在俄罗斯境内,另一边在中国境内,中间隔着阿穆尔河(即黑龙江),跨阿穆尔河大桥和其他必要的交通线将两岸连接起来。俄方在布市附近的卡尼库尔甘村拿出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在对岸的黑河划拨出一片土地。
大桥连接着的俄中两块地区,是统一的空间,实行自由的特殊经济制度。规定十分优惠的税收、海关和管理制度。
在经济特区的俄罗斯部分,打算建立先进的生产企业,如,阿穆尔科学研究所、国立阿穆尔大学、阿穆尔能源公司、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开发的项目等。同时,阿穆尔州政府还计划与能够提供创新高科技项目的外国投资者合作。
“联合经济区要涉及很多俄中企业,这些工程对于实现两国领导人所制定的经济目标,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瓦维洛夫评价说。
桥头特区通过城市总体规划道路长发路与市区相连。分为四大板块:中俄边境自由贸易区,主要承载加工、贸易、资源开发等功能;黑河国际物流城,是服务于中俄国际贸易的物流配送区;国际会议中心,主要承载会议、论坛、商务服务等功能;俄罗斯城,包括俄罗斯风情街和国际人文社区两大组成部分。
“桥头区肯定要建。”黑河市建设局姜局长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目前中俄两国正在为此事的细化进行衔接,“中国这边都没问题了,都批复了,就等俄方了。”姜还告诉记者,他们针对桥头区建设的招商手册,刚刚印发完毕。
业内人士分析,上述俄联邦高官的承诺“值得期待”,因为就在2005年年底,俄罗斯联邦政府公布了首批获准建设的6个经济特区名单。这标志着早在2005年7月22日启动的俄罗斯联邦《经济特区法》终成正果。《经济特区法》将进一步推进俄罗斯在外贝加尔和远东地区的发展,同时也将给处于该地区的“黑河—布市”中俄联合经济特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利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