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说起大钟寺,人们会知道北京西北这块居民稠密的区域是因为一口百年老钟而得名。
今天说起“大钟寺”这个名词的时候,关于建筑,关于历史的意义渐渐淡薄起来。这三个字的地理含义已经远远大于对那块椭圆形空心金属的古老回忆。而在未来,“大钟寺”这三个字的地理意义,可能因为一个43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项目而被现代的商业意义所取代。
躺在“臭鱼烂虾”上的二十年
“紧急拆迁,疯狂甩卖”,这是记者到大钟寺公汽站时听到的第一句话。北三环西路的大钟寺公共汽车站旁,聚集了几家小店,门外的喇叭间歇性地传出一阵阵刺耳的叫卖声。
大钟寺是北京城市地理里一个重要的节点,其标示位置的作用并不亚于市区的前门、东单、王府井等老地方。北京市民对于它的所有印象,几乎都来自于一个曾跻身全国十大批发市场行列的大钟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老百姓把这个地方称为首都的“大菜篮子”。
二十年前,也许更早,这里的鸡鸭鱼肉蛋供应了大半个北京城。上世纪80 年代末,嫁给偏远地区的大钟寺菜农,是北京西北区域不少女孩子追求的一个梦想。在铺开的北京地图上,这是距离胃最近的地方。
建于1986 年的农副产品市场,最开始选址于海淀区东升乡大钟寺村,仅仅是因为紧靠北三环路,交通便利。20 年前的一棵白菜,一个摊位,一块用白色粉笔画出的线条, 2003年变成了总建筑面积5.4 万平方米,设有6个分市场的综合市场,批发兼零售鲜菜、水产、干鲜果、粮油、肉禽蛋、干海味及干菜调料等七大类农副产品,配套服务设施、政府机构一应俱全。
这个北京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货源辐射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600多个市县,拥有购销客商万余户,每年交易额达100亿元,商品成交量8亿公斤,1995年被确定为首批农业部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之一。
20年前的决策人也许没有想到这样“人菜兴旺”的局面,但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至少在心理位置上不偏不近的地方,作为北京市民居住的地方,已经取代了作为一个郊区商业中转地的地位。
“人们对于过去大钟寺是个什么印象?那是北京最大的菜市场!”北京诺丁山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天翔这样总结道:“这是“臭鱼烂虾”的二十年。”
从大钟寺往西直门的方向,透过车窗,记者看到地铁两侧的大钟寺地段,呈现出一副满目创痍的样子:大片拆迁的标记,破落的民房,风中索索的砖瓦,挂着“科技出版社读者服务部”牌子的三间平房前,三五个男人正在500平米不到的半块水塘边钓鱼。
记者从大钟寺轻轨站出来,看见旁边大片的场地被一个巨大的围墙包围着,围墙上涂画着色彩斑斓的广告。被围墙围起来的是大钟寺农副产品市场的原址,围起这个围墙的是“大钟寺国际广场”的开发商,北京中坤投资集团。也正是这个企业,将在这个轻轨大钟寺站以西、农科院以东、西北三环以南、四道口水产公司以东的巨大区域,将建成占地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项目。2003年2月28日,有17年历史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正式拆迁,向历史轻轻地挥手。
十万业主的消费冲动
“总面积70平方米,一厅两卧,一厨一卫。租金1400元”。在大钟寺太阳园小区外的墙上,记者看到了众多贴着租房信息的小纸条。便利的交通,大钟寺一带成了北漂们眼里的一块热地。事实上,躺在“臭鱼烂虾”上的二十年,正是大钟寺商业氛围形成的二十年。
中国人民大学黄国雄教授认为,中国现代流通模式刚起步,多数中小城市、城郊地区得依靠农贸批发市场,但在中国的中心城市,农贸批发市场一般处于比较偏远的地方。当这个市场所在区域经济发展起来后,向更偏远的地方搬迁成为了必然趋势。
大钟寺是北京重要的建材家装中心。蓝景丽家家居广场开业于 1997 年,广场一期展厅能容纳400多个展位,出租率100%,但仍有近千家厂商排队等候进驻,开发商接着投资兴建了6万多平方米的二期工程。2002 年,北京月坛宜美嘉邮币卡市场曾想迁址大钟寺,也是看中了这里浓厚的商业氛围。
另一方面,近年来大钟寺的楼市一直处于升温之中,大量地产资本的进入,前赴后继地盖起了许多规模巨大的住宅。据太阳园销售总监祖建军称,太阳园2004 年实际销售额超过13亿元,是北京当年销售业绩第六名。如果计算回迁销售面积,太阳园还不止这个数。
大钟寺板块的房价几年前一直不高,但随着北京三环内项目开始紧张,该地区的住宅渐渐高档起来,房价现在处于1万元/平方米左右的区间。
从地理位置来说,大钟寺西到中关村东部,东到北京大学生体育馆附近区域,北到北三环路,南到四道口。这个狭长的地域里,居住功能作为第一功能而存在着,它是一个类似于通州式的“睡城”。但“睡城”里的业主们并不意味着只有睡的需求,也有消费的冲动。
在艺海商务中心工作的魏先生,每天一下班,就匆匆忙忙地往马路对面的家里赶。“附近好象没有什么消费的场所,今天约了几个朋友,就是吃饭,唱歌什么的,但也要往外走。”
在蓝景丽家大钟寺店的侧门,一位刚刚挑完家具的消费者告诉记者:“这个家具卖场基本上是北京中端品牌最全的地方。来这里买东西的人消费能力低不到哪里去,但这儿附近连个像样的吃饭地儿都没有。”沿着北三环,从蓝景丽家西店往东,路边近400米的距离,只有5家十几平米的小吃馆,仅仅是“天府豆花庄”的规模,要大一些,大约有8个小门脸大小。
大钟寺饮食网点的匮乏只是该区域高速发展但商业配套紧缺的冰山一角。在北三环西路,大钟寺东西向不到两站路的范围内,有卖家具的金五星、蓝景丽家,卖电器的国美、苏宁、永乐,卖汽车的铃木、雪铁龙4S 。“家具也好,电器也好,汽车也好,无一不是体积庞大的产品,占地巨大的物流基地,这就决定这个区域处于位置比较偏远的地方。”黄国雄认为,“这是大钟寺以前土地的利用方向,但现在发展得快,土地使用方向可能要发生转向。”
据保守估计,广义的大钟寺居民数量应该不少于十万。张天翔认为:“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对于精神的消费必然也注重了,比如要找个有氛围的地方去喝喝酒,聊聊天,看看电影,看看戏剧,看看演出,北京就缺乏这样一个休闲的地方。我们曾经做过调查,大钟寺这几年来楼盘的档次呈现上升的趋势,有钱的业主渐渐多了起来。”
消费力的大涨,物质消费就会让位于精神消费。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十万业主不仅仅需要在这里吃喝拉撒,还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吧台。
顺势而起的CENTER
“大钟寺,小蓝鲸,大钟寺的小蓝鲸……”四年前,武汉餐饮界翘楚小蓝鲸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进军北京在中鼎大厦一层开设第一家旗舰店时,其公司董事长刘国梁跟记者津津乐道这家旗舰店的选址非常具有传播性。在苦苦支撑了两年后,该店因亏损严重而被迫关闭。总结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进入时机不对,当时并未形成中高端的商业需求,当时的周边还都是小门脸和菜市场,旁边不乏有这样需求的人也不愿意到这个当时还是三教九流汇集的地方来消费。
2006 年4月21日,记者爬上了中鼎大厦的9楼,俯瞰起东侧的大钟寺国际广场工地。在肉眼可以看到的项目西部工地上,已经打了深达3层的大坑,盘结交错的钢筋中间,数以百计的建筑工人正在传送、捆扎、焊接。
今天,这是灰尘飞扬的建筑工地。明天,这就是人流如织的大钟寺国际广场。
“我们的大钟寺国际广场的业态是接近于美国的LIFE STYLE CENTER ,翻译过来就是‘城市生活休闲中心’。”在中鼎大厦6楼的大会议室里,负责该项目运营招商的北京诺丁山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天翔再三强调道:“第四代商业模式是基于LIFE STYLE CENTER的基本形态演变而来,融入了很多中国的元素和自己特色。”
大钟寺国际广场涵盖商业、休闲、娱乐等诸多功能于一体,这个堪称整个京城最大的“商业地产绝唱”的商业项目是中国的首家城市生活休闲中心,也是“北京市60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广场位于北京北三环联想桥附近、城铁13号线大钟寺站旁,是北京市三环内唯一毗邻城铁站的大型商业项目。由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投资30亿元人民币兴建,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吸引了包括家乐福等世界500强企业签约入驻。
按照规划,整个广场分为四大主题商业区域,由D、B 、C 、E 四座相对独立的建筑以及下沉式广场——红场酒吧区构成,并以独特的现代步行街——蓝街将其连为整体。其中D座为时尚区,B 座为家居家电区,C座为娱乐区,E座为休闲区。
大钟寺国际广场也正是基于第四代商业模式,开启 “第四生活空间 ”。业内人士介绍,从生活理念出发,第一生活空间,即家;第二生活空间,即办公室;第三生活空间,即网络;第四生活空间,即城市生活休闲中心——家、办公室、网络之外的生活空间,满足休闲、娱乐、购物、社交、艺术、文化生活等需要。
张天翔介绍:“招商情况火爆,在招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同一个位置有多家商户在同时争取,绝大多数客户都是自己找上门来,比如家乐福、迪卡侬等。有些是同一集团的多家公司一起和谈,比如同仁堂集团旗下多家公司蜂拥而至。类似情况很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看好大钟寺国际广场的绝佳位置和经营前景。”
“这些商家都是摸爬滚打过来,任何一个客户都用了半年的时间。之所以要半年,是因为要预留一定的时间和客户去沟通。基本上进驻这里的每个客户都有一个曲折的故事。”他说。
众所周知,在当前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北京,地址选择的正确与否,可以决定一个商业网点的生死。沃尔玛、家乐福这些世界级的商业寡头对选址有一套科学有序的方法。这些专业的选址人士,每天在街道上跑来跑去,到处寻找合适的地址。他们对于区域规划,项目定位、完工时间、开业时间、运营方、各项费用以及旁边店铺的定位等情况挑选极其苛刻。
即便如此,世界前几大零售巨人先后打过大钟寺国际广场的主意,家乐福、沃尔玛、英国的TESGO……
中坤的大钟要响多远?
“我知道大钟寺国际广场的那个什么规划,真希望这个广场能早日建好,这样我们小区北面的那片贫民窟就可以拆掉了。这个贫民窟的环境太差了!”在走访大钟寺区域的时候,记者不止听到一遍这样的说法。
张天翔说,“大钟寺国际广场对大钟寺区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肯定完全改变了大钟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以前的批发市场现在成了城市生活休闲中心。对环境的提升会有所影响,当然周边的房价也要涨了。”
“周围有些小商铺肯定是受影响的,但不是大钟寺造成的,而是城市变迁造成的。商业模式的发展并不是断裂式的。路边小铺的业态,也是无法去相互取代。”张天翔说,“我觉得项目开发了新的需求,开发了一个新的空间,而不是从原来的商业模式去竞争。大钟寺做了前所未有的商业形式,增加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激发了新的消费需求。”
大钟寺国际广场把城市生活休闲中心带入中国,带入北京,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典范的作用。大钟寺国际广场的打造,为北京尤其是海淀形成了一个商业的亮点,同时和中关村广场乃至世纪金源,整个形成一个商业带,对于提升海淀的商业氛围、城市面貌都有很大的作用。
对于大钟寺国际广场未来的发展空间,业内人士表示,大钟寺国际广场所在的大钟寺商圈恰好是中关村商圈、亚奥商圈和金融街板块的交汇处,周边商务氛围已经十分成熟,并逐渐形成了金融资讯、科技贸易、行政办公、科技会展、商业、酒店等多元化商业格局,为大钟寺国际广场聚集了强大的消费群体,因此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项目起来后,大家会彻底改变以往小商品市场的印象。”张天翔说。
“我认为辐射取决于经营状况,和项目定位也有很大的关系。大钟寺是一个成熟的商业地段,这是北京人都知道的商业场所,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拥有浓厚商业氛围的一个商业中心。这就决定其辐射的面积不会太小。处于北三环的地段,交通位置、地理状况也是该项目腹地扩张的支撑力量。”张天翔说,“最保守的预期,辐射面积不会仅仅是局限于总面积426平方公里的海淀。”
北京大钟寺博物馆的永乐大钟,是明成祖朱棣下令铸造的。这是个高6.75米,重46.5吨,钟内外有23万多文字的国宝,据说,此钟原在万寿寺中,每天晨钟暮鼓,后一术士说,北京西为白虎,敲钟惊动了北京西部的神物白虎。在大钟寺博物馆斜对面200米的地方,中坤人矗立了一座主体合一的商业航母。以“一团和气”为企业文化象征的中坤,树立了新时代的大钟。
今天说起“大钟寺”这个名词的时候,关于建筑,关于历史的意义渐渐淡薄起来。这三个字的地理含义已经远远大于对那块椭圆形空心金属的古老回忆。而在未来,“大钟寺”这三个字的地理意义,可能因为一个43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项目而被现代的商业意义所取代。
躺在“臭鱼烂虾”上的二十年
“紧急拆迁,疯狂甩卖”,这是记者到大钟寺公汽站时听到的第一句话。北三环西路的大钟寺公共汽车站旁,聚集了几家小店,门外的喇叭间歇性地传出一阵阵刺耳的叫卖声。
大钟寺是北京城市地理里一个重要的节点,其标示位置的作用并不亚于市区的前门、东单、王府井等老地方。北京市民对于它的所有印象,几乎都来自于一个曾跻身全国十大批发市场行列的大钟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老百姓把这个地方称为首都的“大菜篮子”。
二十年前,也许更早,这里的鸡鸭鱼肉蛋供应了大半个北京城。上世纪80 年代末,嫁给偏远地区的大钟寺菜农,是北京西北区域不少女孩子追求的一个梦想。在铺开的北京地图上,这是距离胃最近的地方。
建于1986 年的农副产品市场,最开始选址于海淀区东升乡大钟寺村,仅仅是因为紧靠北三环路,交通便利。20 年前的一棵白菜,一个摊位,一块用白色粉笔画出的线条, 2003年变成了总建筑面积5.4 万平方米,设有6个分市场的综合市场,批发兼零售鲜菜、水产、干鲜果、粮油、肉禽蛋、干海味及干菜调料等七大类农副产品,配套服务设施、政府机构一应俱全。
这个北京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货源辐射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600多个市县,拥有购销客商万余户,每年交易额达100亿元,商品成交量8亿公斤,1995年被确定为首批农业部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之一。
20年前的决策人也许没有想到这样“人菜兴旺”的局面,但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至少在心理位置上不偏不近的地方,作为北京市民居住的地方,已经取代了作为一个郊区商业中转地的地位。
“人们对于过去大钟寺是个什么印象?那是北京最大的菜市场!”北京诺丁山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天翔这样总结道:“这是“臭鱼烂虾”的二十年。”
从大钟寺往西直门的方向,透过车窗,记者看到地铁两侧的大钟寺地段,呈现出一副满目创痍的样子:大片拆迁的标记,破落的民房,风中索索的砖瓦,挂着“科技出版社读者服务部”牌子的三间平房前,三五个男人正在500平米不到的半块水塘边钓鱼。
记者从大钟寺轻轨站出来,看见旁边大片的场地被一个巨大的围墙包围着,围墙上涂画着色彩斑斓的广告。被围墙围起来的是大钟寺农副产品市场的原址,围起这个围墙的是“大钟寺国际广场”的开发商,北京中坤投资集团。也正是这个企业,将在这个轻轨大钟寺站以西、农科院以东、西北三环以南、四道口水产公司以东的巨大区域,将建成占地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项目。2003年2月28日,有17年历史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正式拆迁,向历史轻轻地挥手。
十万业主的消费冲动
“总面积70平方米,一厅两卧,一厨一卫。租金1400元”。在大钟寺太阳园小区外的墙上,记者看到了众多贴着租房信息的小纸条。便利的交通,大钟寺一带成了北漂们眼里的一块热地。事实上,躺在“臭鱼烂虾”上的二十年,正是大钟寺商业氛围形成的二十年。
中国人民大学黄国雄教授认为,中国现代流通模式刚起步,多数中小城市、城郊地区得依靠农贸批发市场,但在中国的中心城市,农贸批发市场一般处于比较偏远的地方。当这个市场所在区域经济发展起来后,向更偏远的地方搬迁成为了必然趋势。
大钟寺是北京重要的建材家装中心。蓝景丽家家居广场开业于 1997 年,广场一期展厅能容纳400多个展位,出租率100%,但仍有近千家厂商排队等候进驻,开发商接着投资兴建了6万多平方米的二期工程。2002 年,北京月坛宜美嘉邮币卡市场曾想迁址大钟寺,也是看中了这里浓厚的商业氛围。
另一方面,近年来大钟寺的楼市一直处于升温之中,大量地产资本的进入,前赴后继地盖起了许多规模巨大的住宅。据太阳园销售总监祖建军称,太阳园2004 年实际销售额超过13亿元,是北京当年销售业绩第六名。如果计算回迁销售面积,太阳园还不止这个数。
大钟寺板块的房价几年前一直不高,但随着北京三环内项目开始紧张,该地区的住宅渐渐高档起来,房价现在处于1万元/平方米左右的区间。
从地理位置来说,大钟寺西到中关村东部,东到北京大学生体育馆附近区域,北到北三环路,南到四道口。这个狭长的地域里,居住功能作为第一功能而存在着,它是一个类似于通州式的“睡城”。但“睡城”里的业主们并不意味着只有睡的需求,也有消费的冲动。
在艺海商务中心工作的魏先生,每天一下班,就匆匆忙忙地往马路对面的家里赶。“附近好象没有什么消费的场所,今天约了几个朋友,就是吃饭,唱歌什么的,但也要往外走。”
在蓝景丽家大钟寺店的侧门,一位刚刚挑完家具的消费者告诉记者:“这个家具卖场基本上是北京中端品牌最全的地方。来这里买东西的人消费能力低不到哪里去,但这儿附近连个像样的吃饭地儿都没有。”沿着北三环,从蓝景丽家西店往东,路边近400米的距离,只有5家十几平米的小吃馆,仅仅是“天府豆花庄”的规模,要大一些,大约有8个小门脸大小。
大钟寺饮食网点的匮乏只是该区域高速发展但商业配套紧缺的冰山一角。在北三环西路,大钟寺东西向不到两站路的范围内,有卖家具的金五星、蓝景丽家,卖电器的国美、苏宁、永乐,卖汽车的铃木、雪铁龙4S 。“家具也好,电器也好,汽车也好,无一不是体积庞大的产品,占地巨大的物流基地,这就决定这个区域处于位置比较偏远的地方。”黄国雄认为,“这是大钟寺以前土地的利用方向,但现在发展得快,土地使用方向可能要发生转向。”
据保守估计,广义的大钟寺居民数量应该不少于十万。张天翔认为:“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对于精神的消费必然也注重了,比如要找个有氛围的地方去喝喝酒,聊聊天,看看电影,看看戏剧,看看演出,北京就缺乏这样一个休闲的地方。我们曾经做过调查,大钟寺这几年来楼盘的档次呈现上升的趋势,有钱的业主渐渐多了起来。”
消费力的大涨,物质消费就会让位于精神消费。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十万业主不仅仅需要在这里吃喝拉撒,还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吧台。
顺势而起的CENTER
“大钟寺,小蓝鲸,大钟寺的小蓝鲸……”四年前,武汉餐饮界翘楚小蓝鲸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进军北京在中鼎大厦一层开设第一家旗舰店时,其公司董事长刘国梁跟记者津津乐道这家旗舰店的选址非常具有传播性。在苦苦支撑了两年后,该店因亏损严重而被迫关闭。总结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进入时机不对,当时并未形成中高端的商业需求,当时的周边还都是小门脸和菜市场,旁边不乏有这样需求的人也不愿意到这个当时还是三教九流汇集的地方来消费。
2006 年4月21日,记者爬上了中鼎大厦的9楼,俯瞰起东侧的大钟寺国际广场工地。在肉眼可以看到的项目西部工地上,已经打了深达3层的大坑,盘结交错的钢筋中间,数以百计的建筑工人正在传送、捆扎、焊接。
今天,这是灰尘飞扬的建筑工地。明天,这就是人流如织的大钟寺国际广场。
“我们的大钟寺国际广场的业态是接近于美国的LIFE STYLE CENTER ,翻译过来就是‘城市生活休闲中心’。”在中鼎大厦6楼的大会议室里,负责该项目运营招商的北京诺丁山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天翔再三强调道:“第四代商业模式是基于LIFE STYLE CENTER的基本形态演变而来,融入了很多中国的元素和自己特色。”
大钟寺国际广场涵盖商业、休闲、娱乐等诸多功能于一体,这个堪称整个京城最大的“商业地产绝唱”的商业项目是中国的首家城市生活休闲中心,也是“北京市60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广场位于北京北三环联想桥附近、城铁13号线大钟寺站旁,是北京市三环内唯一毗邻城铁站的大型商业项目。由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投资30亿元人民币兴建,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吸引了包括家乐福等世界500强企业签约入驻。
按照规划,整个广场分为四大主题商业区域,由D、B 、C 、E 四座相对独立的建筑以及下沉式广场——红场酒吧区构成,并以独特的现代步行街——蓝街将其连为整体。其中D座为时尚区,B 座为家居家电区,C座为娱乐区,E座为休闲区。
大钟寺国际广场也正是基于第四代商业模式,开启 “第四生活空间 ”。业内人士介绍,从生活理念出发,第一生活空间,即家;第二生活空间,即办公室;第三生活空间,即网络;第四生活空间,即城市生活休闲中心——家、办公室、网络之外的生活空间,满足休闲、娱乐、购物、社交、艺术、文化生活等需要。
张天翔介绍:“招商情况火爆,在招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同一个位置有多家商户在同时争取,绝大多数客户都是自己找上门来,比如家乐福、迪卡侬等。有些是同一集团的多家公司一起和谈,比如同仁堂集团旗下多家公司蜂拥而至。类似情况很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看好大钟寺国际广场的绝佳位置和经营前景。”
“这些商家都是摸爬滚打过来,任何一个客户都用了半年的时间。之所以要半年,是因为要预留一定的时间和客户去沟通。基本上进驻这里的每个客户都有一个曲折的故事。”他说。
众所周知,在当前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北京,地址选择的正确与否,可以决定一个商业网点的生死。沃尔玛、家乐福这些世界级的商业寡头对选址有一套科学有序的方法。这些专业的选址人士,每天在街道上跑来跑去,到处寻找合适的地址。他们对于区域规划,项目定位、完工时间、开业时间、运营方、各项费用以及旁边店铺的定位等情况挑选极其苛刻。
即便如此,世界前几大零售巨人先后打过大钟寺国际广场的主意,家乐福、沃尔玛、英国的TESGO……
中坤的大钟要响多远?
“我知道大钟寺国际广场的那个什么规划,真希望这个广场能早日建好,这样我们小区北面的那片贫民窟就可以拆掉了。这个贫民窟的环境太差了!”在走访大钟寺区域的时候,记者不止听到一遍这样的说法。
张天翔说,“大钟寺国际广场对大钟寺区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肯定完全改变了大钟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以前的批发市场现在成了城市生活休闲中心。对环境的提升会有所影响,当然周边的房价也要涨了。”
“周围有些小商铺肯定是受影响的,但不是大钟寺造成的,而是城市变迁造成的。商业模式的发展并不是断裂式的。路边小铺的业态,也是无法去相互取代。”张天翔说,“我觉得项目开发了新的需求,开发了一个新的空间,而不是从原来的商业模式去竞争。大钟寺做了前所未有的商业形式,增加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激发了新的消费需求。”
大钟寺国际广场把城市生活休闲中心带入中国,带入北京,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典范的作用。大钟寺国际广场的打造,为北京尤其是海淀形成了一个商业的亮点,同时和中关村广场乃至世纪金源,整个形成一个商业带,对于提升海淀的商业氛围、城市面貌都有很大的作用。
对于大钟寺国际广场未来的发展空间,业内人士表示,大钟寺国际广场所在的大钟寺商圈恰好是中关村商圈、亚奥商圈和金融街板块的交汇处,周边商务氛围已经十分成熟,并逐渐形成了金融资讯、科技贸易、行政办公、科技会展、商业、酒店等多元化商业格局,为大钟寺国际广场聚集了强大的消费群体,因此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项目起来后,大家会彻底改变以往小商品市场的印象。”张天翔说。
“我认为辐射取决于经营状况,和项目定位也有很大的关系。大钟寺是一个成熟的商业地段,这是北京人都知道的商业场所,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拥有浓厚商业氛围的一个商业中心。这就决定其辐射的面积不会太小。处于北三环的地段,交通位置、地理状况也是该项目腹地扩张的支撑力量。”张天翔说,“最保守的预期,辐射面积不会仅仅是局限于总面积426平方公里的海淀。”
北京大钟寺博物馆的永乐大钟,是明成祖朱棣下令铸造的。这是个高6.75米,重46.5吨,钟内外有23万多文字的国宝,据说,此钟原在万寿寺中,每天晨钟暮鼓,后一术士说,北京西为白虎,敲钟惊动了北京西部的神物白虎。在大钟寺博物馆斜对面200米的地方,中坤人矗立了一座主体合一的商业航母。以“一团和气”为企业文化象征的中坤,树立了新时代的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