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金融实务 |
14个,夏威夷一个76万人口城市中ShoppingMall的数量
据《中国房地产报》第4代商业模式价值报告
从摩尔在中国落地那一刻起,对于这种舶来的商业形态的置疑从来就没有停止。这种与汽车文化伴生的商业形态在越来越拥堵的中国城市是否有用武之地?销售收入能否支撑占用大量土地、维持日常运营的巨额资金?
当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以黑体字大声宣布:“吻别你的摩尔:网上购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中国各大城市正在投入一场史无前例的造“MALL”运动中。
铜锣湾百货公司总裁陈智是中国摩尔运动最强力的旗手。“凡是常住人口65万以上、GDP600亿元以上的城市,都是我们的目标。”陈智说。打开铜锣湾网络如今的版图:31家铜罗湾广场、25家铜锣湾百货,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个中国的大中城市,“我们将会每年新增6~8家新的SHAPPING MALL购物广场和百货店,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分别达到100家连锁分店。”
在陈智看来,传统的摩尔在中国也只是方兴未艾。
“在夏威夷,一个76万人的城市,我亲自去过那里,看到有14个SHAPPING MALL,每一个规模都非常大,有很多主流的超市,美国非常大的百货公司在SHAPPING MALL里成长经营”,陈智说,“国内已经有5~6个城市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的水平,按照世界的说法,达到这个水平后,是摩尔快速发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