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瓦·舍林:OMA的幕后高手

(2006-05-18 13:05:47)
奥瓦·舍林:OMA的幕后高手
 
作为西方媒体关注的建筑界人物,年仅35岁的奥瓦·舍林(Ole Scheeren)又成了OMA在北京新CCTV大楼项目的主负责人,这更引起世人注目。北京CCTV新楼是OMA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复杂、最富于争议的一次工程。即便舍林一直是OMA项目的幕后高手,主导了PRADA纽约、洛杉矶和旧金山旗舰店的设计与建造,但35岁便担当如此重任,实在令人惊讶,又或者多少令人有点怀疑。

“以前也有人质疑,CCTV大楼这样的项目,是否应该由50岁或60岁、有更多经验的人负责。”舍林在接受美国《独立报》采访时说,“但人们也许忘了这个项目没有任何原型,所以过往经验在这里起不到什么作用。这个项目只能代表一个连续的过程,一个对你的工作方法再认识和再评估的过程,而且我反而觉得,只有足够年轻才能承受项目带来的巨大身心压力。”

舍林出生在德国西南部卡尔斯鲁厄一个建筑师家庭,父亲的建筑师身份也决定了他从小在建筑学校长大。18岁时,他便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些简单的房屋模型。19岁高中毕业后,他完成了人生第一个独立项目——将当地一座旧建筑改造成一个服装店。这对他之后的设计生涯帮助巨大。当几年后进入OMA工作时,他发现自己是那里惟一设计过零售商店的人。

而实际上,即便作为建筑师的后代,舍林在年少时也从未想过要从事建筑行业。那时他梦想成为歌手,也拥有自己的乐队。只是在遇到库哈斯之后,舍林才完全改变了想法。OMA在舍林的家乡卡尔斯鲁厄赢得了一座多媒体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竞标,年轻的舍林被他们的作品震撼了。“我当时觉得自己已经完全与它相通,但那种感觉又无法言喻。他们的作品仿佛有巨大潜能,让我觉得生平第一次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我想,如果建筑真的可以这样表达,那么做个建筑师就是值得的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决定好好学习建筑。”

随后他进入国立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Technische Hochschule Karlsruhe)学习建筑,但又觉得索然无味,在那里待了两年后,他去了伦敦。可就在决定要去伦敦另一所建筑学校继续读书的前一晚,他又改变主意。“我躺在床上想了一晚上,最后决定收拾东西回德国。回来后,我向朋友借了车,开到鹿特丹去找OMA,我对自己说,我要在那里工作。”

现在听起来,似乎他的决定冲动又有点好笑,但在当时的舍林看来,他的决心无法动摇。他下榻在青年旅馆,第二天早上发现行李被偷光了,于是他不得不穿着前一天已经穿过的衣服去见库哈斯。见面后,舍林给库哈斯看了自己在德国设计的一份作品,与库哈斯当时准备在波尔多竞标的设计很像。库哈斯十分惊讶,决定将舍林的作品送去参加比赛,最终大获全胜。舍林顺利地开始了在OMA的设计生涯。他工作了一年半后,曾经暂别OMA,来到纽约从事一些平面设计,之后又回到伦敦进入建筑师学会深造。

在主导了PRADA几间旗舰店的设计之后,现在舍林又成为OMA亚洲区的总项目负责人,并在北京创立了OMA亚洲工作室,为西方建筑事务所在亚洲开设工作室创造了先例。“在北京成立OMA的分部意义非同寻常,我们相信自己对中国建筑的认识处在潮流前端,要知道中国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建筑市场,本身也是一个有着万千故事的胜地。”他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