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资炒人民币升值是误读

(2005-12-26 14:42:37)
陈基强
 
        国际基金在中国的投资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2002年,最早进来的是澳大利亚最大投资银行麦格理银行,投资坐落于上海南浦大桥的澳丽花苑项目。不过麦格理银行当时还没有做成投行,他们更侧重的是住宅项目。

        第二个阶段是2003年到2004年第三个季度。这个阶段其中的一种方式,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就是摩根士丹利。摩根士丹利投的第一个项目就在上海淮海路新天地旁边的锦鳞天地。他们的方式是自己不做开发商,而是把钱投给永业,永业作为开发商去投入。摩根做的这种角色就是投资方,只是在董事局方面去参与,没有参与具体的开发。另外一种方式则是真正引入国际投资者做服务,这是做住宅的参股的形式。

        在这一段时间,一些亚洲小的资金,特别是小的机会基金也进入内地市场,他们在上海做的主要是烂尾楼。这种方式在2003年前后非常流行,在上海的300多个烂尾楼,纷纷有人买。机会基金跟之前的基金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他们敢于担当高风险,以求很快的回报,假如你觉得25%已经是很高了,他们却可能认为不到50%的回报不做。这也就是所谓的高风险基金,算是另外一种非常常见的基金。

        第三个阶段就是2004年第三季度之后的基金,叫做发展基金,属于中国现在很重要的一种基金模式。买东西建楼卖楼,这是发展基金,实际上发展基金在整个美国最活跃的300个基金里面只占14%,大部分其实是收买租赁收入,这才是最重要的基金。因此第三个阶段的真正成熟,也就是说真正会打开未来至少三年出路的阶段,就是做投资物业,做一些长期收租的商业物业。根据人民银行出的报告,这些发展基金95%的钱流入了北京和上海两个市场。从2004年10月份以后到今年4月份之前,大概6个月的时间就超过100个亿交易。比如麦格理买了淮海路旁边一栋的写字楼,大概就是8个亿。

        麦格理银行在中国已经做了10年,在过去10年只投入10个亿的美金,而在过去6个月却投入了5个亿的美金,这表明了一个最新的动向。上海实业买了上海新干线,摩根士丹利买了上海广场等这些现象,真正发生大都是在最近国家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后的这6个月。

        以前有一个很大的误解,有很多的经济学家在讲他们进来肯定是在炒人民币,人民币一升他们就走。其实这些经济学家学历太高了,他们都是博士、博士后,他们却忘记了最初开始读的经济教材强调,所有的物业都不是变现能力特别强的东西,这里面任何一个交易,每一个至少谈了6个月,所以假如我们进来买物业再卖出去,我们就要耽搁6个月的时间,外汇可能已经涨了几万次或者是更多。这一点那些经济学家没有想到,因为他们很多不太了解房地产。还有就是人民币汇率才升了2%,但是上海房地产交易的手续费就是3%,换句话说年初买进再卖出去,还要亏1%。另外一点,就是他们也太看不起我们中国的外汇管理局了,钱怎么可能随时进来随时出去呢?现在基本上谈生意可能是2个月、3个月,但是真正把牌照拿下来登记完可能是6个月、9个月,所以假如是炒外汇,投行的人买物业,回去肯定是要被炒鱿鱼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