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机构或企业,不论属于什么性质,只要是服务于大众,所做的事情或制造的产品最希望为民众所接受,对从事文字事务的书业而言,被读者所接受的首要条件是要让大家看得懂,然而有时却事与愿违。
今年三月我去北京某书店看一位书业朋友,见面叙完旧,临走时要了一份书业报纸,打算回去的路上看一看,结果路上有急事拐到了一家公司,没顾上翻看那份报纸。到了那家公司,我把报纸放在会议室桌子上准备说别的事情,他们却说要先翻一翻从没看过的书业报纸,的确这种行业报纸在书业外很难看到。
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份报纸头版头条的标题中有一个生僻字,在座受过文理科高等教育的七个人竟然没有一个人认得那个字,一位女士马上上网查了一下,那个生僻字的含义有很多简单的词汇可以代替。我不理解,这家专业报社的编辑为什么不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却偏偏要使用已经很少有人使用的生僻词汇呢?而且是在报纸头版头条标题的位置?
平时在外办事或参加会议,偶尔我们会碰到书业人士,大家相互交流各自行业里的事情时,经常能听到书业人士说自己的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我曾经非常认真地请教过几位书业名人"书业不同于其他行业表现在什么地方?"可是得到的答案都是行业社会思想领域方面的差异。时至今日,从商业操作的角度来看,我始终看不懂书业与其他同类型行业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有一次,书业一位网友问我一个有关图书类别市场覆盖率方面的问题,她说看不懂一份书业报告里的某个参数。她问的那个参数在商业理论和实际工作中,我都从来没有听说过,于是我便请教书业一位技术操作领域的能人,他说也搞不懂这个参数的意思。我又陷入了困惑,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参数,让在书业工作了三十年的专家级人物也挠头,实在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几年前,中国一家图书网站运营官给我们讲了一件事,他们公司的会计出身金融系统,工作认真负责,而且业务十分熟练,但她经常让书业独有的"码洋"这个财务词汇搞得焦头烂额,以至于她后来在离开公司的欢送宴会上,还要非常感慨地说上一句"码洋一词是她在网站工作时最难以对付的东西"。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一些自有的专属词,而且偶尔会有个别新词汇逐渐在行业中流行,正常状态的专有词外行听不懂情有可原,如果业内人士也看不懂,恐怕就不太正常了。
相对而言,书业虽然是每天处理文字最多的行业,但却是一个拥有专用词和使用专业词较少的行业,特别是在经营方面,一些商业领域通用的概念仍被书业排斥在外,而书业个别人士制造、大家看不懂的那些词汇,并不利于书业健康发展。
-------------------------------
免费邮件订阅服务(LSMAIL2008015)------------------------------

欢迎订阅洛斯事务网络版免费邮件服务,请将您的电子邮件地址发送到我们的邮箱,每周我们将把最新文章直接发送到您的邮箱里。订阅或退订可随时提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