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书店营业员b版电话服务北京市 |
分类: 书店分销 |


营业员素质不高无法令读者满意
营业员卖书要知书、识书。如果不识书,读者一问三不知,也难以使读者满意。
例如,有两种高考卷,一种是适用于北京市的,一种是内容难度较大适用于全国的。读者问营业员,这两种卷子有什么区别?营业员因为不识书,只能含糊地告诉顾客,两者没什么区别。结果,有的外地读者把仅适用于北京市的那份卷子买走了。可以想象,当买这本书的读者发现所买的书不适用于本地学习时,会对这家书店有多么懊恼!
高二《数学》教科书分A、B两个版,B版本难度大,只适合少数重点中学使用。有的读者问营业员,A版与B版有什么区别?营业员因为不识书就信口开河地说:“A版适用于文科,B版适用于理科。”结果,使读者买错了版本,又跑了回来要求退换。书店虽然给读者换了书,却浪费了读者的宝贵时间和路费,读者自然不能十分满意。
有的读者问:“在奥林匹克竞赛一类书中,哪一种书里有线性代数的内容?”营业员说:“这么多书,我也不能每一本都看,你自己找去吧!”如此“理直气壮”的答复,等于煽了读者一个“耳光”。这能让读者满意吗?当然,营业员不可能把“奥赛”类书都翻阅过,但应向读者表示歉意,并热情地帮助读者一起查找,即便没有找到,读者也会心存感激的。
如何提高营业员的综合素质,学会接待艺术,对于提高读者满意度是很重要的。一些大书城规定:在营业时间,营业员不许翻阅图书,否则给予罚款处分。客观实际使营业员少有熟悉书籍的时间,如何提高他们知书、识书的本领?怎样使他们的服务令读者满意?这是一个书店管理者,需要谨慎对待的矛盾问题。
完善电话服务刻不容缓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感触颇深的是:电话服务非常重要,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读者满意度的高低。
在调研的所有书店中都设有咨询电话,但咨询电话的使用率普遍较低。电话铃声响过多时,往往没有人理睬。在某书店的某书籍部,我们做过些许定量统计,3月15日当天的六个小时中,读者打来的咨询电话,铃声响了之后没人接的占18%。
一次早上,来货很多,工作人员都在忙着收货,这时电话响了,没人接,于是我接了,读者要买六十本高二思想政治课本。喜讯!店存的高二思想政治课本,一下子全卖出去了。
还有一次中午,由于天气转暖,大家都很困乏。突然电话响起,几位营业员都不去接,我去接了,顾客要六百六十本高二生物课本。我们组只剩下四十本,结果读者全买去了。
我觉得,一个电话就是一个或多个﹑直接或潜在的商机。如不认真善待读者电话,书店不知会错过多少赚钱的商机。完善读者电话制度刻不容缓,电话响起三声内,必须有人接听,不管当时正在做什么。
有次我曾看到一位楼层经理,当电话铃声响起时她就站在电话旁边,理也不理地走开了。接听顾客电话制度,应从书店的各级领导做起。
在我接听的读者咨询电话中,大多数读者都是因在某大型书店没有买到某种书,想要来我们这里购买图书的。当读者得到肯定的回答时,自然会非常感慨的说一句“还是这里书全。” 下次购书时,读者可能首先来这里买书。
来书店没有买到所需书的读者,多希望留下书名和他们的电话号码,待书到时,请营业员打电话通知他们。但事实是,多数营业员不愿意给读者打电话,而是把书店的咨询电话号码告诉给读者。
竭诚服务的书业历史典范
前一篇:编辑之看家本领(上)
后一篇:价格战是书业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