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不仅仅是一个时髦词,更多地折射出一个人内涵,更准确地反映着某人在行业舞台上的角色和价值。作为书业一员的编辑,也要具有一定的素质。
你拥有多少作者资源
作者是书刊产品原材料的富足拥有者。抛开作者,生产加工书刊的编辑,是一个十足的傻媳妇。手巧固然重要,但下锅的粮米更重要。
任何一个编辑,对待稿源,头脑中绝对不能固有自力更生的思想意识,这种观念迂腐至极,典型的封建小农意识与时代格格不入。今天的社会姹紫嫣红,读者的需求五彩缤纷,五谷杂粮,瓜果蔬菜,没有哪位编辑能技艺超群,样样稿件手到擒来。
今天的编辑,得到稿源重要的不是手中的笔或键盘,而是秘不外传的作者联络图。身为编辑:
你有多少作者的联络方式?
你是否了解作者的写作习性?
哪些作者已经落伍?
什么样的作者必须淘汰出局?
你的作者通信录多久更新一次?
用什么样的手段来维护你的作者群?
手里的作者是否加以分类?
哪一些是优秀高水平的写手?
怎样对待你不喜欢的作者?
男性与女性作者有什么不同?
你有慧眼识稿件的本领吗
过去,走进书刊编辑的办公室,满眼都是一堆一堆的稿件。现在不同了,电脑释放了也美化了编辑的工作空间,网络加速了也方便了稿件的来来往往,但稿件的优劣仍尽在不言之中。
千百年来,象征古老文明的汉字实用数目在剧减,而常被搬弄的汉字更多的被赋予了多彩的含义,被组成全新的词汇,组建成让人们眼花缭乱的文章。
今天的稿件前无古人:落笔出神入化,文风轻盈飘逸,题材百花怒放。
从哪个稿件动手?编辑必须作出抉择。
一般来讲,稿件的属性多种多样,有新闻稿件、专业稿件、商业稿件、文学稿件、理论稿件等等,但每位编辑都不可能接触到所有类型的文稿,需要处理的稿件更多的是在有限的几个领域或范围内进行筛选。
如何从众多的稿件中慧眼识珠,只有一条路可行:深入了解稿件的主题和进行独到的反思,别无他途。(待续中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