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江一招曾虐老胡三年 执行力匮乏江苏缺硬度

标签:
广东江苏体育 |
分类: 【鸿门CBA专栏】 |
李春江一招曾虐老胡三年
□张琦
按正常情况,杰森每指挥一场比赛都会换两套衣服。而今晚,这位大腹便便的教练似乎应换得更多些。至于究竟换了多少?笔者无从知晓。但我却知道,无论其叫了多少次暂停改变过多少次战术,都未能感动自己的球员。而一支没有战术执行力的球队,往往难以在强强对话中取胜。
在写苏粤前瞻的时候,鸿门曾言:“双方的胜负比为4(江苏):6(广东)。之所以更看好卫冕冠军,一则因为他们是主场;二则源于他们的失误更少体系更为成熟。”事实也证明了,我的判断毫无偏差。论个人以及首发实力,江苏略优于宏远;然论攻防体系与常规轮换,宏远则胜于江苏。说到底,篮球是5个人的,其整体越强战力越强,哪怕强点稍有损失亦难以动摇攻防基石。
新赛季苏粤之间的首次交锋,足以证明了什么叫强队底蕴。何谓底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攻防体系的成熟。二;智囊团的完善。三;完整之人员构成。而两相比较,五年四冠的广东宏远显然技高一筹。
此役,宏远胜在综合实力。近9个赛季以来,他们已经形成了十分成熟的攻防体系。以至于,陈江华、朱芳雨、杜锋的缺阵对卫冕冠军来说,并无体系混乱之忧,只有武器更迭之别。邵天罡、周鹏、董翰麟,虽其对整体的作用略有下降,但并不影响宏远体系的正常运转,反而增添了活力。
反观江苏,他们是一支体系重建中的球队。杰森给德玛斯特人带来了NCAA式的快攻,但新老思维之间的相互排异尚存,老胡时代所遗留下的各种劣习并不可能依靠10场左右的比赛彻底改变。
当CBA联赛迈入第三周时,几乎所有人都在说江苏的防守明显提高了。的确,从场均失96分的数据来看,他们是比前两个赛季提高了。可笔者之前也一直在说,德玛斯特防守质量的提高更多源自于个人防守意识的增强。而之于整体,其体系的严谨性尚未形成质变。
所以,当江苏遭遇广东时,这种防守体系上的差距(特别是细节)立显眼前。今晚,面对宏远善用的底线掩护与腰位掩护,德玛斯特人全场无解。一则卫冕冠军的掩护质量很高,人挡得很死,球传得很快。二则江苏球员跟防路线选择不佳,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贴身或有效限制。相比之下,宏远的扩大紧逼盯人却一刀切中要害。他们对持球人的压迫性很强,且极力干扰对手的传球路线。
如此防守,你似乎曾在苏军之战的最后5分钟内见过。只是,现在的八一或许只拥有不超过半节的“疯狂”能力,而宏远充盈的轮换阵容,足以使其保证48分钟的防守强度。寄于优质的防守,你可以看到宏远犀利的快攻。当然,本场比赛他们的外线手感好的惊人。广东全场三分球20投10中,而他们的高命中率极大压制了江苏的速度,以至于德玛斯特全场只有4次快攻。
事实就是这样,江苏与宏远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但今晚,他们也曾有过亮点。比如,第三节开始阶段的反扑以及第四节中段的二次反围剿。然而,杰森富有针对性的战术,打着打着就变了味。杰米尔攻得好好地,后卫线却突然不给球。哈维手感正热,外线却仓促出手了。德玛斯特在关键球的处理上很不成熟,进攻选择较为随意。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核心控卫胡雪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近几年,死掐持球人、封锁传球路线,似已经成为了李春江肆虐老胡的“终极杀人技”。而江苏德玛斯特尚寻找不到破解之法,以至于每遇广东皆如此柔弱毫无硬度。不过,对杰森而言这只是他的第一次苏粤大战。相信,当第二次较量到来时,真正的厮杀才会上演。 (体坛网特约)
姊妹篇2:浅析3种CBA外援依赖模式
CBA专栏1:失败牵出3疑问
CBA专栏2:宏远需找第二外援
CBA专栏3:江苏取首胜多亏“三只手”
CBA专栏4:历数CBA次轮“六大菜鸟”
CBA专栏5:苏沪一役解决3道疑问
CBA专栏6:八一思变得输更多比赛
CBA专栏7:琼斯向左北京向右
CBA专栏8:宏远拥有“托大”资本
CBA专栏9:
CBA专栏10:CBA新赛季五大“问题”外援
CBA专栏11:阿式“渔网”缠死杰森
CBA专栏12:“拥军哨”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