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w畏的分析

(2025-08-16 17:01:58)
分类: 随笔

    畏是一种情感,一种心理。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担心自己遭遇不利。

    孔子说,人有三种畏惧,畏惧天命,畏惧大人,畏惧圣人的话。

    海德格尔分析了畏,是对无的焦虑,迫使人反思个体存在的意义。

     斯坦利·霍尔 认为恐惧源于“对疼痛的预期”,即当个体预见到可能带来伤害的情境时,会产生恐惧反应。这种预期性恐惧与生存本能密切相关,例如面对死亡、疾病或社会压力时,人类会本能地产生防御性畏惧。 

    马基雅维利 提出权力平衡理论,认为恐惧与尊重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两大要素。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恐惧往往比尊重更有效,尤其在权力斗争中,利用恐惧心理可以快速建立统治。 

    海德格尔 将畏惧视为“此在”的基本存在状态,他认为畏惧源于对“无何有之乡”的未知威胁,这种威胁既非具体事物,也非客观存在,而是存在本身的不确定性引发的焦虑。 

    弗洛伊德 认为恐惧源于对自我认知的抗拒,当个体无法直面自身情绪、记忆或命运时,会产生防御性畏惧。这种心理机制与童年创伤、人格缺陷等密切相关。 ‌

    人们说,树叶落下害怕打着脑袋。是一种畏惧,担心。

   人们说,又害怕吃了不得死,又害怕死了不得吃。

   《心经》里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圣代无隐者
后一篇:慢生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