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代无隐者

(2025-08-16 09:32:26)
分类: 随笔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显,无道则隐。

    人们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还有说,隐于床的。

    古代著名的隐士,要算陶渊明了。他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鲁迅称他为老隐士。

     陈抟选择归隐,写一首诗歌——

                                 

                                    十年踪迹走红尘,

                                    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争及睡,

                                       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

                                    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

                                    野花啼鸟一般春。

    这首诗歌很有意味。

    《楚辞·渔父》记载,屈原被流放期间,在汨罗江边遇到一位渔父。渔父劝他随波逐流以保全性命,但屈原坚持“伏清白以死直兮”,最终投江殉国。 ‌

    渔父代表道家逍遥避世的态度,与屈原的忠贞不渝形成鲜明对比。两人对话展现了不同的人生哲学:

渔父认为“沧浪之水清浊自定”,主张顺应环境;屈原则坚持“宁赴湘流葬鱼腹”,宁死也要保持清白

    那个船夫,应该是个隐士。

    林和靖是个隐士。写下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他选择隐居,梅妻鹤子。

李白写过,我本楚狂人,那个楚国的狂人,应该是个隐士。

楚狂人‌指春秋时期楚国隐士陆通(字接舆),因佯狂不仕、讽谏孔子而闻名,后世文人常以“楚狂”自喻。

    陆通(字接舆)是春秋时代楚国著名隐士,因不满楚昭王时期的政治混乱,剪发佯狂、拒绝出仕,被时人称为“楚狂”或“楚狂接舆”。其事迹最早见于《论语·微子》和《庄子·人间世》,记载他曾在孔子游历楚国时,以“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之歌讽谏孔子从政之志。‌‌

    诗人王维写过圣代无隐者。在政治清明的时代,没有隐者。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说
后一篇:w畏的分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