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更多>>
博文
更多>>
  
博文
(2025-09-02 17:19)
分类: 随笔

    一个学道的人说,众人皆可为师,万事万物皆可为师。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老师。每一个人,各有所长。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向这一个学一点,向那一个学一点。

    每一个人,据佛教说,都有五百功德。

    寸有所短,尺有所长。

    牛顿说,我之所以取得一点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万物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松树挺拔,经过严寒,坚贞不屈,可以做自己的老师。

   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可以做自己老师。

   水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可以理解为众,也可以理解为三个人。

  选择好的学习,不好的改正。其实,人是社会动物,人与人总是互相影响的。

   《永乐大典》上说,以心为师,以众人为师父。以心为师,听从自己的心灵。正如歌里唱的,耳朵用来听自己的心灵。倾听内心的生音。

   藏传佛教有上师。那是引导自己修道的人。上师加持,才能成就。佛经里说,佛为三界的导师,是天人师。

   《论语》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可以把这作为老师。也可以理解为,就可以做老师了。

   师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师”为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由此引申指军队。“师”在商周时代属于最大的军队编制,人数众多,

    故“师”又引申为众人。后转指官名,又专指掌教民之事的官职名称,引申指教师,掌握专门技术或知识的人,还引申指模范、楷模。也作动词用,表示效法、学习。另外“师”还作尊称用。

    《师说》里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负责传道,授业,解答疑惑的

阅读    收藏 
(2025-08-22 14:54)
分类: 随笔
北川,在5.12大地震中遭受重创。那是一个黑色的日子。生命在废墟下喘息。一瞬间奔赴黄泉。多少
人家园被毁,流离失所,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同胞。多少人心灵和肉体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那一天,我在故居。我们没有受到太大的打击,只是受到惊吓。我在与朋友的电话中得知,北川遭受
了巨伤。当我在电视中看到一个北川的小孩被从废墟中挖出来,我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在这个世界,灾难总是在不断降临,生命是那样脆弱,又是那样坚强,千百年来,灾难并没有灭绝人
类,因为人类的生命的意志十分顽强。
2009年,北川地震一周年,我受邀参见诗祭5.12周年诗歌朗诵活动。朗诵会在北川中学遗址
举行。车队在雨天的泥泞中到达北川中学校外,我们下车,步入北川中学,昔日的校园,今日已不复存在
,青山无语凝咽,只有废墟在诉说一切。废墟曾经站立,在它的空间里,曾经有孩子充满活力的身影,在
吸收知识与文明的成果。黑板。课桌。书包。笔。本子。闪亮的眸子。而今它们安在?
校园外,已经围上铁栅栏,上面挂满花朵,那是人们的哀思。在栅栏的边上,有燃烧纸钱的痕迹。
这时,一个女人在另一头烧纸,哭泣,开始,我以为是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长,后来,在他人口中
,知道是一位老师。
朗诵会开始举行,一名北川中学的老师,一边朗诵一边哭泣,他诉说失去学生和同事的悲痛,他控
诉现实的黑暗。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他堂堂男子汉,如此伤心,只因伤至深处。
两个穿白连衣裙的小女孩朗诵的时候,我有些忍不住。要知道,在大地震中,有多少这样的孩子失
去了生命,而他们没还没经历生命。他们还是刚刚绽放的花朵。
我朗诵的诗歌的题目是《记得山村》。


朗诵完,我把诗稿焚烧,遥寄死者的英灵。
2010年,北川地震两周年纪念日,我又参加了以“感恩.新生"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这一次,
朗诵会改在北川老县城遗址举行。
我们乘车从绵阳出发。临近北川老县城,看见在公路外的铁栅栏边,人们在烧纸,烧香,寄托对失却
的亲人的哀思。车子继续往前开,透过车窗,我看见地震给北川造成的巨大伤害。楼房大面积垮塌,满目
疮痍,一片凄凉。想当年,这里是多么美丽,繁华,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生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人们脸上洋溢着微笑,衣裙在春风里摆动。而今,这一切已不复存在,也许,老天嫉妒北川的美丽。
朗诵会在一处遗址上举行。早晨,空气是凝滞的,人们的表情严肃。
朗诵完,我和大学同学胥勋和一起又向前走了一段。他说,时间是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的最好的良
药,你看,人们得表情放松了,有些甚至有了微笑。我深有同感。据报道,这一天,来老北川的人大约有
十多万。
11点,我们告别北川,返回绵阳。在车上,我想,不知新北川县城是什么样子,但愿历经劫难的北
川人民抚平伤痛,开始新的更美好的生活。

阅读    收藏 
(2025-08-18 11:20)
分类: 随笔

    在成都,我听见一个人说,要过慢生活。

    就是不要急躁,不要那么慌张,忙中生乱。时光慢悠悠,不着急,慢慢来。看天上云卷云舒。

    有一首诗歌叫《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                   大家诚诚恳恳‌

 ‌                   说一句 是一句‌

‌                    清早上火车站‌

‌                    长街黑暗无行人‌

‌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                     车,马,邮件都慢‌

‌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                  从前的锁也好看‌

‌                  钥匙精美有样子‌

‌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    美国总统林肯说,我走得很慢,但从没有后退。

      谷子要几个月才成熟,一个人要长十八年才成年。时光缓慢。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缓慢的乌龟赢了。

     


阅读    收藏 
(2025-08-16 17:01)
分类: 随笔

    畏是一种情感,一种心理。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担心自己遭遇不利。

    孔子说,人有三种畏惧,畏惧天命,畏惧大人,畏惧圣人的话。

    海德格尔分析了畏,是对无的焦虑,迫使人反思个体存在的意义。

     斯坦利·霍尔 认为恐惧源于“对疼痛的预期”,即当个体预见到可能带来伤害的情境时,会产生恐惧反应。这种预期性恐惧与生存本能密切相关,例如面对死亡、疾病或社会压力时,人类会本能地产生防御性畏惧。 ‌

    马基雅维利 提出权力平衡理论,认为恐惧与尊重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两大要素。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恐惧往往比尊重更有效,尤其在权力斗争中,利用恐惧心理可以快速建立统治。 ‌

    海德格尔 将畏惧视为“此在”的基本存在状态,他认为畏惧源于对“无何有之乡”的未知威胁,这种威胁既非具体事物,也非客观存在,而是存在本身的不确定性引发的焦虑。 ‌

    弗洛伊德 认为恐惧源于对自我认知的抗拒,当个体无法直面自身情绪、记忆或命运时,会产生防御性畏惧。这种心理机制与童年创伤、人格缺陷等密切相关。 ‌

    人们说,树叶落下害怕打着脑袋。是一种畏惧,担心。

   人们说,又害怕吃了不得死,又害怕死了不得吃。

   《心经》里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阅读    收藏 
(2025-08-16 09:32)
分类: 随笔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显,无道则隐。

    人们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还有说,隐于床的。

    古代著名的隐士,要算陶渊明了。他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鲁迅称他为老隐士。

     陈抟选择归隐,写一首诗歌——

                                 

                                    十年踪迹走红尘,

                                    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争及睡,

                                       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

                                    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

                                    野花啼鸟一般春。

    这首诗歌很有意味。

    《楚辞·渔父》记载,屈原被流放期间,在汨罗江边遇到一位渔父。渔父劝他随波逐流以保全性命,但屈原坚持“伏清白以死直兮”,最终投江殉国。 ‌

    渔父代表道家逍遥避世的态度,与屈原的忠贞不渝形成鲜明对比。两人对话展现了不同的人生哲学:

渔父认为“沧浪之水清浊自定”,主张顺应环境;屈原则坚持“宁赴湘流葬鱼腹”,宁死也要保持清白

    那个船夫,应该是个隐士。

    林和靖是个隐士。写下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他选择隐居,梅妻鹤子。

李白写过,我本楚狂人,那个楚国的狂人,应该是个隐士。

楚狂人‌指春秋时期楚国隐士陆通(字接舆),因佯狂不仕、讽谏孔子而闻名,后世文人常以“楚狂”自喻。

    陆通(字接舆)是春秋时代楚国著名隐士,因不满楚昭王时期的政治混乱,剪发佯狂、拒绝出仕,被时人称为“楚狂”或“楚狂接舆”。其事迹最早见于《论语·微子》和《庄子·人间世》,记载他曾在孔子游历楚国时,以“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之歌讽谏孔子从政之志。‌‌

    诗人王维写过圣代无隐者。在政治清明的时代,没有隐者。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阅读    收藏 
(2025-07-23 09:52)
分类: 随笔

  古书里谈到,以心为师。心是自己的老师,听从心灵,听从内心的召唤。违心的事情不做,有悖于良心的事情不做。

    佛说,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

     佛说,即心即佛。慧能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又说,三界唯心。

    佛说,心量广大,又如空虚。

    都是阐明心的要义。

    老子说,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是没有心,把老百姓的心,作为自己的心。

    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天地是无心。人有心,所以,为天地立心。

    《阴符经》说,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人心,在于机。见机行事,机会主义。抓住时机。机智。都是心的要义。

    禅宗公案,有一则,一群和尚争论,旗帜被风吹动。达摩说,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帜动,而是心动。

    我们在思考问题。千丝万缕。是心在动。

阅读    收藏 
(2025-07-21 19:56)
分类: 诗歌
田野在那里,平平的铺展,
在房子周围,围绕着房子。
土地的一部分,裸露。

土地养活人,存在,坚实的存在。
田野让我语言,进入诗歌。

福字有一个田字。
一块土地的幸福。

田野无言,等我们耕种。
阅读    收藏 
(2025-07-21 18:14)
分类: 诗歌
吱吱吱吱,
在广阔的空间响起。
世界有声音。

生机,活力,
大自然生生不息。

蝉子加入世界的合唱。
给世界增加一抹亮色。

蝉声,传来大自然的讯息,
安宁如蝉翼,
降临在心上。
阅读    收藏 
(2025-07-21 17:53)
分类: 诗歌
还记得小时候,
我才几岁,我从岩上摔下。

爷爷抱着我。
我闭着眼,

眼前一片红光。
这一幕,现在还在我的记忆里。

时常浮现。
定格在脑海里。
阅读    收藏 
(2025-07-21 17:00)
分类: 诗歌

碎裂的石头

                        

1

               

暮色降临,在上帝的指挥下。柴火燃烧

如同旗帜在招展。久违的火。你回来了

在外漂泊已久,而今终于回来了。“归来吧!

归来吧!远方的游子.”一个声音在呼唤。常思回乡隐居

与山林为伍,采菊,种田,牧牛,钓鱼

垂钓远方。远方就是你自己。在他乡,在黑暗中

回到故居,妄图把自己埋在地下

一生向往远方,而终于回到故里

“你六十岁时会回来。”父亲预言道。而你知道

你还将奔赴远方,因为现在为时尚早

 

你已将自己交给远方。在那里,一片叶子

落下来。冬日的风吹散了阳光。而在

故居,你才是安宁的。石头碎裂成块,父亲

准备修房子。老了你会回来,望山,望川

望夕阳。冬日烤火,夏日垂钓夕阳。牛

卧在水里,你会想起童年,曾在池塘边

着迷地望着彩云,而今,再也没有那种迷醉

                   

2

 

火燃起来,在除夕前夜。一个诗人回到故里

必要感叹一番。故里,题材,无法释怀眷恋

抓一把泥土放进口袋,带到远方,以解思乡之苦

或拾起一块石头置于案几。远方在眼前

一忽儿身在这里,面临暮色。泥墙,瓦屋,虚无

词的组合带来一连串意象。地震过去了

地震棚还在,女儿在其中看电视,而你进去

睡了一觉。一生在寻找,企图明白真理,而那

只是虚妄,是妄想中最大的妄想,包括世界

从哪里来。你的心从未安宁过,在痛苦中度过

 

而今,家人团聚。田野。松林。坝子里堆满柴

一个村民从京城回来,在修房子,我看见

他正在洗衣,大约他的女人没有回来。医生退休了

回到村里。只有我,还将到异地,我必将归来。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在他回忆往事时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句话是一个时代的励志名言,有一个苏联人说出

而你,虚度年华。一切是虚无,又是真实

 

“为了虚无的文化而疯狂,不值得。”有谁知道

这是一个人的命运。星辰,有它的轨迹

远方,他说,远方。当远方不再远,更远的地方

就是远方。而一切只在现在:此时此刻

“如果时间只有现在,所有的时间都没救了。”

 

而现在:只有辙迹。板凳。火。灶。案板

水缸。对于抽象和移情,一个人必须信任

 

3

 

灯与纸亲吻。暮色中,谁在颤栗

谁的一腔痴情付之东流。落花流水

春已归去。现在是冬日,大寒已过,只有一人

面对秋天。一个唯我主义者的词。故里

三月。桃花。春光。成为幻象。而火

在燃烧。在故居,烤火,阅读,成为梦想

 

而今,它终于实现。明天就是除夕

过去成为人类的记忆。在这里,不思索形而上学

 

忽而就是夜晚。外面的寒星。鸡在鸣叫

柴火升起来,谁也不明白在故乡那温暖

踏实的感觉。肉和年一起被烘起。“你

退休了,正好做一些自己所喜欢的。”一个人

只想从深渊伸出手拯救自己。除了留下字迹

他一无所有。他这样想,同时责备自己的惰性

 

对上帝,只是一种推测。对这世界的解释

支撑。自古至今,谁也没有见过上帝。“我怎能事鬼?

连人都没有事好?”这句话是对的

 

4

               

一个人寻求故乡,又要寻求功名,这是双重犯罪

在原动力,他拿起一册诗歌阅读,然后说

淫荡而肥胖的钟声是好的。另一个人说

那是一个人的个人史。一个人的历史

淹没在故纸堆里。正史之外,是否存在另一个人?

人在大地上,是最高贵的生灵。他的最高成就是科学和艺术

而一个人在宗教里打转,一无所得,沉于玄想,想明白

真理。只有事物:青山;绿水;白云

人,活在世上,加入存在,成为石头的邻居

总要做一些什么,或者创造一个人,留下辙迹

创立一种宗教,修一座庙宇。建立一座工厂,一种制度

 

一个人活在世上,必留下一种花香,或者种下一棵树

而我活着,写字,种田,沉于青山白云。一个人

在世上行走,遇见朋友和宿敌,“前世的因子”

我们在天空沉浮。大地颤抖。星辰。一粒种子

由另一粒种子代替。头脑中的风云。一个人

总想把握世界,而一无所获

 

石头碎裂,旁边是公路。竹林。然后是池塘

稻田。山林。稻草留在田里,还有稻茬

 

5

 

一个人终于静下来,听风,听雨,听云,听泉水的流动

沉浸在乡村的情景中。腊肉挂着,鸡在鸣叫

人迹。板桥。霜。古代就是现代。时间过去

等与时间现在和将来。我曾到远方寻求生活

曾修法患病离婚,歪曲的反映现实

曾品尝火山的葡萄,有过恋人和朋友

 

而今,在龙山故居,勤奋阅读,翻开书册

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小镇,我整日转悠

在柴米油盐之间。窝在屋里,间或为老鼠写一首诗

想到过一句咒语,只是空想,非非想

 

6

 

过年,气氛浓郁。你收到第一条短信

他说,总会有人看的。这时母亲起来。外面

是黑夜。黎明就在前方。这世界是唯一的

你是唯一的。你转瞬即逝,世界依然留存

 

火焰旺起来,它或许由上帝点燃

或许就是自己的本性。空性。常寂

 

龙山,我回来。无数次回来。无数次离开

最终我会回到这里,在文字里做梦

岁月过去了,相看两不厌的,只有圆山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