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不计仇恨,推荐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足见鲍叔牙的器量,容得下敌人,为了成就霸业,为齐国的兴盛,为了齐桓公的事业,甘愿让贤。
过去,鲍叔牙与管仲辅佐的对象不同,他们辅佐的人,争夺王权,各为其主,那时是那时,现在是现在。在争夺王权的过程中,管仲辅佐的公子纠去世了,管仲被囚禁,鲍叔牙推荐了管仲,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的意思是,鲍叔牙多分财产给管仲,因为他知道管仲贫困。他为鲍叔牙某事,更加穷困,鲍叔牙不以他为愚,因为鲍叔牙知道,时运不有利于管仲。管仲三次出仕,三次被逐,鲍叔牙不认为管仲不消,因为鲍叔牙知道管仲不遇时。公子纠败,管仲被囚禁,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是耻辱,还推荐。他说,生他的是父母,懂得他的是鲍叔牙。
鲍叔牙是管仲的知己,不嫌弃管仲,很理解管仲,因为他知道管仲是人才。
就算他们辅佐的对象不一样,也不计前嫌,知人善任。
懂得人,任用人,唯贤是举,这就是墨子所谓的尚贤,崇尚贤人。
也是孔子所谓的爱人,知人。
鲍叔牙对于管仲有知遇之恩,高山流水遇知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了事业,放弃仇恨,求同存异,不计个人前嫌,推举人才。也告诉我们,要重视人才,只要是人才,有小呲并不重要,要看到主要的方面。
加载中,请稍候......